1.資產負債表的內容
資產負債表應當按照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下同)分類列報。
企業的資產和負債應當按其流動性列報,一般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
(1)資產。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資產,應當歸類為流動資產:
①預計在企業正常營業周期中變現、出售或耗用的。
②主要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
③預計在自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變現的。
④自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用於交換其他資產或清償負債的能力不受限製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
非流動資產應當按其性質分類列報。
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類一般應單獨列報以下項目:
①貨幣資金。
②應收及預付款項。
③短期投資。
④存貨。
⑤長期投資。
⑥投資性房地產。
⑦固定資產。
⑧遞延所得稅資產。
⑨無形資產。
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類應當包括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等主要類別的合計項目。
(2)負債。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負債,應當歸類為流動負債:
①預計在企業正常營業周期中清償的。
②在自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到期應予以清償的。
③企業無權自主地將清償推遲至自資產負債表日後一年以上的。
非流動負債應當按其性質分類列報。
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類一般應單獨列報以下項目:
①短期借款。
②應付款項。
③應交稅費。
④預計負債。
⑤長期借款。
⑥應付債券。
⑦遞延所得稅負債。
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類應當包括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等主要類別的合計項目。
(3)所有者權益。
資產負債表中的所有者權益類一般應單獨列報以下項目:
①實收資本(或股本,下同)。
②資本公積。
③盈餘公積。
④未分配利潤。
在合並資產負債表中,企業應當單獨列報少數股東權益。
資產負債表中的所有者權益類應當包括所有者權益的合計項目。
資產負債表應當列報資產總計項目,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總計項目。
2.資產負債表的編製方法
會計報表的編製,主要是通過對日常會計核算記錄的數據加以歸集、整理,使之成為有用的財務信息。我國企業資產負債表各項目數據的來源,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取得:
(1)根據總賬科目餘額直接填列。
資產負債表各項目的數據來源,主要是根據總賬科目期末餘額直接填列,如“應收票據”項目,根據“應收票據”總賬科目的期末餘額直接填列;“短期借款”項目,根據“短期借款”總賬科目的期末餘額直接填列,等等。
(2)根據總賬科目餘額計算填列。
資產負債表某些項目需要根據若幹個總賬科目的期末餘額計算填列,如“貨幣資金”項目,根據“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科目的期末餘額的合計數填列。
(3)根據明細科目餘額計算填列。
資產負債表某些項目不能根據總賬科目的期末餘額,或若幹個總賬科目的期末餘額計算填列,需要根據有關科目所屬的相關明細科目的期末餘額計算填列,如“應付賬款”項目,根據“應付賬款”、“預付賬款”科目的所屬相關明細科目的期末貸方餘額計算填列。
(4)根據總賬科目和明細科目餘額分析計算填列。
資產負債表上某些項目不能根據有關總賬科目的期末餘額直接或計算填列,也不能根據有關科目所屬相關明細科目的期末餘額計算填列,需要根據總賬科目和明細科目餘額分析計算填列,如“長期借款”項目,根據“長期借款”總賬科目餘額扣除“長期借款”科目所屬的明細科目中反映的將於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部分分析計算填列。
(5)根據科目餘額減去其備抵項目後的淨額填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