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報表種類的劃分,會計報表種類的劃分方法很多,比較常用的分類方法為:會計報表按所屬期間劃分,可分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會計報表。一般地,季度、月度會計報表至少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會計報表按反映的內容性質劃分,主要由財務狀況報表和經營成果報表兩類。前者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後者中運用的最普遍的是利潤表,這三張表也就是財務報表的主表。
1.會計報表的作用
會計報表提供的資料與其他核算資料相比,具有更集中、更概括、更係統和更有條理性的特點。因此,會計報表所揭示的財務信息,無論對於國家經濟管理部門,還是企業的投資者和債權人,以及企業、行政、事業各單位自身,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財政、稅務、銀行、審計等國家經濟管理部門,運用單位上報的會計報表,了解各單位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便於檢查、監督各單位財經政策、法規、紀律、製度的執行情況,更好地發揮國家經濟管理部門的指導、監督、調控作用。同時,各地區、各部門的彙總會計報表提供的信息,為國家指定和修訂經濟政策、編製國民經濟計劃、進行綜合平衡等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
(2)企業的投資者、潛在投資者和債權人、潛在債權人,利用會計報表提供的財務信息,了解有關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其變動情況,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獲利能力,預測發展前景,據以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和信貸決策。
(3)企業、行政、事業等單位的各級管理人員,通過會計報表了解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經濟活動情況和成果,了解財務、成本各項指標的完成狀況和計劃經費收支預算的執行情況。從而分析、考核內部各部門的工作業績,總結經驗,發現問題,采取措施,改進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並為單位進行經濟預測和決策提供重要依據。
2.閱讀會計報表的要點提示
在閱讀會計報表時,投資者對重要的會計報表項目應結合會計報表附注進行閱讀,以全麵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情況。
(1)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對於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等有重要作用。流動資產在資產總額中的比重、速動資產(流動資產扣除待攤費用、存貨、三年以上應收款項)在流動資產中的比重、現金類資產在速動資產中的比重分別反映了企業資產的長期、短期、即期變現能力和償債能力。如果流動資產大於流動負債,表明企業有不受流動負債影響的自有流動資金;如果流動資產小於流動負債,則表明企業缺少自有的可流動資金,其生產經營活動可能會受到短期內償還流動負債的壓力影響。而資產負債的比例可以看出企業的財務風險。當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較高,特別是大於70%時,則說明企業的財務風險較高。
①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
應閱讀會計報表附注中壞賬計提的會計政策和分析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的賬齡,及壞賬準備的計提情況。一般情況下賬齡越長,款項收回的可能性越小,而如果相應的壞賬準備的計提比例不高又沒有合理解釋的話,則說明企業對應收款壞賬的估計不足。另外可以比較應收賬款和營業收入的關係,當應收賬款增長率大幅度高於營業收入的增長率時,應特別注意應收賬款的收現性,及是否有虛增資產和利潤之嫌,尤其應關注來自於關聯方交易的應收賬款的增長。而對於其他應收款,應關注其款項性質,是否存在違規拆借資金、因承擔擔 保責任而支付的擔 保代償款及掛賬費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