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8章 互動篇6(1 / 1)

眾誌成城,上下同欲者勝

是故方馬埋輪,未足恃也;齊勇如一,政之道也;剛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攜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一件事情能否成功,絕大多數不是由一個人的力量所能完成的,它需要眾人的配合與共同努力。正所謂:土幫土成牆,人幫人成城,隻要齊心協力,便能產生“兄弟同心,齊利斷金”的強大威力。

剛剛過去的北京奧運會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人上下同心的氛圍,汶川地震再次證明上下同心就會無堅不摧。大家積極捐款捐物,“幫助災民”成了所有人的心願。為什麼大家的行動如此一致?正是因為我們心中有一個相同的目標:把愛傳遞給受災的人,讓他們有勇氣生活下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習慣,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有自己的原則、對待問題的方法。當大家為一個目標共同努力的時候,就會自動地隱藏不合群的部分,彼此之間變得默契、友善。正所謂“人心齊,泰山移”,目標指向哪裏,哪裏就會產生驚人的力量,如《孫子兵法》中所言:上下同欲者勝。

眾人合力在戰爭中也是獲勝的一個重要因素,《孫子兵法》提到:用把馬並縛在一起、深埋車輪這種顯示死戰決心的辦法來作戰,是靠不住的;要使部隊能夠齊心協力、奮勇作戰如同一人,這才是治理軍隊的方法;要使強弱條件不同的士卒都能夠發揮作用,關鍵在於恰當地利用有利的地形。所以,善於用兵的人,能使全軍上下團結。

要想做到上下一心,眾人要有共同的原則、目標與理想,也就是《孫子兵法》一開始的《計篇》中指出的“道”,它可以讓隊伍上下一心、生死與共、不懼危險。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個明確的目標,對於一個團隊來說更是如此。如果領導者不能夠提出一個大家為之奮鬥的目標,不論是在思想上,還是在行動上,整個團隊都會氣勢大跌。聯想就是靠著這種“上下同欲”的力量,得以發展壯大至今日之勢。

聯想剛剛建時,為了讓聯想早日成長起來,眾人付出了難以想象的艱辛。

沒有辦公室,所有人都是不分職位地擠在兩間陰冷的小平房裏辦公。沒有地方住,大家自己動手將自行車棚改造成了家。公司一個女同誌,為了拿到生意上門懇求人家,敲門的時候手都在打哆嗦,還在心裏想著怎麼在臉上掛著笑容。40多歲甘鴻老師,為了拿到一張計算機的“進口許可證”,發著39度的高燒還往外跑,他從上午9點到下午5點,在北京東西兩個對角跑了兩個來回。當他終於拿到“進口許可證”的時候,腿一軟從五樓滾到四樓,摔得遍體鱗傷。他為了到機場迎接香港來的貴客冒雨出門,因為舍不得花錢坐出租車,就蹚著水走到公共汽車站,結果一不留神掉進了井裏,水沒過頭頂差點被淹死。柳傳誌的妻子得了甲亢,自己一個人躺在友誼醫院裏做手術,而柳傳誌遠在外地不能陪在她身邊……

正是這樣目標一致、上下同心的精神和不畏困難、勇於挑戰的行為將聯想一點點地推到了知名企業的行列中。沒有目標的行動就像一趟沒有目的他的遠行,有力卻不知如何使,作為領袖,必須為大家提供一個共同的目標與努力方向,將大家緊緊地團結在一起,為目標與方向而奮鬥、拚搏。《孫子兵法?九地篇》中指出,指揮作戰的人,要像“率然”蛇一樣。“率然”,是生長於恒山的一種蛇,打它的頭部,尾巴就會來救助;打它的尾巴,頭就會來救助;打它的腰身,頭尾都會來救助。試問:“可以讓軍隊如‘率然’一樣嗎?”答曰:“可以。吳國人和越國人是互相仇視的,但當他們同船渡河而遇上大風時,他們相互救援,配合默契就如同人的左右手一樣。”

如若人人都能如“率然”蛇和身處險境的吳國、越國人一樣,將目標視為生死存亡之要事,自然就不愁不能“上下同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