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使苦肉計,情感換人心
視卒如嬰兒,故可以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
人心都是肉做的,想要換得別人的真心對待,就必須先付出自己的真心。身為領導者,要想獲得下屬的尊重與擁護,就必須拋開高高在上的優越感,用一顆關愛、平等的心去麵對他們。正如孫武所說:對待士卒就像對待嬰兒一樣,那麼士卒就會同將帥共赴患難;對待士卒就像對待自己的兒子一樣,那麼士卒就會同將帥同生共死。
孫武的“視卒如愛子”與“愛民如子”的傳統說法如出一轍,其強調的重點都是適當的情感投資,無論是對治軍,還是對治民,都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更易達到同心協力、同生共死的團結性目的。
吳起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在他擔任魏軍統帥時,與士兵同甘共苦,以誠心換得士兵的忠心,他待他的士兵就像朋友一樣。
有一次,一個士兵身上長了個膿瘡,作為一軍統帥的吳起,竟然親自用嘴為士兵吸吮膿血,全軍上下無不感動,而這個士兵的母親得知這個消息時卻哭了。
有人奇怪地問:“你兒子不過是小小的兵卒,將軍親自為他吸膿瘡,你為什麼哭呢?你兒子能得到將軍的厚愛,這是你家的福分哪!”這位母親哭訴道:“這哪裏是在愛我的兒子啊,分明是讓我兒子為他賣命。想當初吳將軍也曾為孩子的父親吸膿血,結果打仗時,他父親格外賣力,衝鋒在前,最後戰死沙場;現在他又這樣對待我的兒子,看來這孩子也活不長了!”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有了這樣“愛兵如子”的統帥,部下能不盡心竭力,效命疆場嗎?吳起的舉動或許確有真實的感情包含其中,但老母親哭得也沒有錯,吳起無法避開收買人心的嫌疑。身為一軍統帥的吳起,親自為士兵吸膿血,怎麼看都像是一出“苦肉計”,利用士兵淳樸的感情,使其用生命來對他的情感做出回報。這就是情感投資的藝術,也就是孫武“視士卒如愛子”的智慧所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都希望別人能看得起自己、尊重自己。此時,領導對下屬加以關心,對下屬投注感情,尤其是對下屬私事方麵的關懷與照顧,可以使他們的這種尊嚴得到滿足,讓他們感激涕零,誓死效勞。有時兩句動情的話、幾滴傷心的眼淚往往比高官厚祿更能打動人。因此,感情投資,可謂是一種高明的領導術。
某外企的副總經理由於動輒指責下屬,深為下屬所厭惡,為此該部門人心散漫,上下級間關係緊張,致使工作配合不力,效率低下。一天,該副總經理的頂頭上司——總經理怒氣衝衝地走進辦公室,無視副總經理的存在,指著製訂工作計劃的一位部門經理說:“寫的什麼計劃?”這時,那位經常指責下屬的副總經理卻適時站了出來說:“是我要他這樣寫的,責任由我來負!”
從此以後,氣氛完全變了,副總經理雖然如同過去那樣動輒厲聲指責下屬,但下屬對副總經理的態度與從前大為不同。因為,他們意識到:副總經理是在為他們著想。經過此事後,總經理也更加信任這位副總,並對他說:“你早該這麼做了!”
可見,無論是為了整個組織事業的開展,還是為了個人的發展,上司一定要懂得一些收買人心的技巧。特別是當人心散漫時,要將一顆顆零散的心凝聚起來,讓下屬全心全意效力,才可能創造出奇跡。
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的作用可以扭轉乾坤,而獲得人和最好的方法莫過於恰當的情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