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五中國紅區探訪熱2(1 / 1)

在斯諾之後,“七七”抗戰爆以前,先後有五批外國朋友衝破國民黨的封鎖線到達蘇區采訪。***這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斯諾夫人海倫·福斯特的蘇區之行,因為她的延安之行,是由**親自批準的。

正當斯諾在國內外著書撰文,廣泛宣傳他蘇區之行的時候,**則在為時局的急劇變化而苦心積慮。

送走斯諾後不久,生了震驚中外的“雙十二”事變,張學良和楊虎城二將軍的壯舉,贏得全國人民的擁護。是殺蔣,還是放蔣,議論紛紛。來自蘇聯和共產國際的指示說西安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策動軍閥張學良反蘇、**的行為。斯諾對蘇聯的判斷感到驚訝,**和他的戰友們對蘇聯的說法也是不滿的。**毅然做出決斷,捐棄前嫌,說服張、楊二將軍,釋放蔣介石,把西安事變化成引導全民族走上合作抗戰的開端。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導致了國內政局的根本變化。2月,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召開,**起草了致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電,重申他對斯諾已闡述過的“四項要求五項保證”。國共合作已成定局。

**關注和引導著國共關係向好的方麵展。他苦心積慮思索對蔣介石的談判。八路軍應該編成幾個師,南方八省遊擊隊如何集中,蘇區政府由誰領導,抗戰軍事如何進行……

**心係西北,心係著被馬鴻逵等圍困著的西路軍。西路軍的戰鬥指揮應該集中兵力?張學良的於學忠部能否支援?蘇聯可能從新疆給予幫助嗎?蔣介石肯定是坐視西路軍被殲而不顧了,應該早日組織援西軍……

**思慮著紅軍的團結和根據地的鞏固……

**注視著日本侵略的步步升級……

**考慮的是如何動民眾,一致抗日……

**思慮著千件萬件事,已經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但是,他沒有忽略斯諾在為**、在為中國人民所做的每件事。從《救國時報》上斯諾的文章,到燕京大學學生講述的斯諾所作的報告,《外國記者西北印象記》他看過不止一遍;《西行漫記》他是讓別人從千裏之外的上海買的紅皮精裝的複社初版。他被斯諾的友所打動。

他怎麼向斯諾表示自己的心呢?1937年3月10日,他親筆致書斯諾:斯洛(諾)先生:

自從別去後,時時念到你的,你現諒好?我同史沫得列(特萊)談話,表示了我們政策的若幹新步驟,今托便人寄上一份,請收閱,並為宣播,我們都感謝你的。此問健康!

三月十日於延安

寥寥數語,既表達了朋友的思念和感謝,更寄托了無比的信任和希望。斯諾收到信後有何感想,因為他沒記述,後人不得而知。但是,我們隻知道隨信一並捎去的**3月1日同史沫特萊的談話,被收入當月出版的《外國記者西北印象記》。幾十年以後負責編譯這本書的王福時老人自己也納悶,**的這篇談話怎麼這樣快就轉到他的手中,以至不敢相信是不是斯諾交給他的。

我們隻知道,在收到**這封信的一個月後,斯諾夫人尼姆·韋爾斯上路了,她也要去陝北看看**。這一舉動有多少成分取決於尼姆的勇敢,有多少成分來自斯諾的鼓勵,我們不清楚。

我們隻知道,斯諾逝世後的遺物裏有這封信。40年的輾轉奔波、歐亞的戰火紛擾,斯諾丟掉了不知多少書籍財物,但這封信他珍藏著。

“我們都感謝你的”。**的話使斯諾激動不已,想想看在自己的報道中有什麼遺漏,該說的話太多:隻可惜上次逗留的時間太短。尼姆要去陝北,一定要囑托她多記多看,寫《紅星照耀中國》時有用。

1937年4月中旬,尼姆·韋爾斯由王福時等陪同由北平動身,赴陝北。

關於尼姆這次去陝北路途上的曆險經過,她自己在《續西行漫記》、《我在中國的歲月》和《新西行漫記》等書中曾有精彩的描述,這裏不再多說。

但是,當她到西安時有這樣一件事,卻不能不記。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扣,楊虎城也被排擠出國,西安落入蔣介石嫡係將領胡宗南等的控製之中。尼姆一到西安,就被國民黨特務盯得死死的,無法脫身。她隻好設法通知了七賢莊紅軍駐西安辦事處(八路軍辦事處前身)。是時,**正與國民黨就合作問題談判,許多問題爭執不下,**方麵一般不願為一些小事讓國民黨找到口實。故辦事處的同誌未敢貿然答應,隻好向延安電報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