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鐵城也是徐恩曾生命之中的“貴人”,為何這麼說呢?早年吳鐵城有意接管中統局,沒想到朱家驊搶先一步當上了局長,這個事情也令吳鐵城難以釋懷。於是他瞅準了鬱鬱不得誌的徐恩曾。徐恩曾之所以能夠當上交通部政務次長,就是吳鐵城推薦的結果。其實徐恩曾十分明白吳鐵城的用意,但他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決定“將計就計”!於是他臉帶“感恩之意”,千方百計在吳鐵城麵前表現自己。
1941年,吳鐵城授蔣介石的旨意協調中央秘書處、中央宣傳部和中統局的工作,以便達到“反共”目的。但是徐恩曾深知吳鐵城不懂地下工作,所以竭盡全力幫助吳鐵城。為了表示對吳鐵城的尊重,他規定凡是內部刊印的情報資料,必須抄送一份給“鐵老”審閱。後來徐恩曾還私下開了家“豆腐坊”專門為吳鐵城送豆腐,吳鐵城家裏缺醬油了,徐恩曾也特意安排工作人員為吳鐵城“打醬油”!一來二去,吳鐵城覺得徐恩曾是個“知恩圖報”的人,便為徐恩曾單獨留一點“好處”。
抗戰後期,蔣介石找到吳鐵城、國民黨行政院秘書長張厲生和中央設計院秘書長熊式輝起草戰後方案。由於熊式輝有事在身,於是將自己的“份額”交給吳鐵城處理,此時的吳鐵城便想到“天天送醬油”的徐恩曾。後來吳鐵城給徐恩曾寫了一張紙條:“可均同誌,總裁令我和張、熊二位秘書長擬戰後複員方案,盼速代擬一份!”
徐恩曾接到這個任務後十分興奮,於是找來幾個專家研究方案的寫法。幾日之後,一份十分翔實的方案出籠了。吳鐵城看了一遍方案後,十分滿意,而且還在蔣介石麵前表揚了徐恩曾一番。
後來徐恩曾拉攏吳鐵城一事被二陳看到了,吃了醋的陳立夫有些氣憤不平,他對自己的兄長陳果夫說:“看來徐恩曾的翅膀真的硬了,離巢是早晚的事!”
陳果夫也歎了一口氣道:“看來此人真的留不住了!”
“那怎麼辦?”
“讓他繼續折騰。”陳果夫似乎沉得住氣,縱觀他幾十年的為官所得,凡是“背叛師門”者均沒有好下場。後來陳果夫的這一判斷也得到了驗證。
陳果夫、陳立夫采取了“置之不理”的態度任由徐恩曾“跑官”,而徐恩曾似乎也沿著這個軌跡“運行”著。後來徐恩曾發現“僅僅隻有吳鐵城這一座靠山是不夠的”,還要多找一些貴人才行。為了完成“升官大業”,他竟然開始四處拉攏,拉攏的對象也是五花八門,但是大致有以下幾種:
一、CC係高級特務。徐恩曾犯的第一個致命錯誤就是拉攏二陳的人,他時常打著為“領袖”辦事的幌子,邀請CC係內的高級特務們開茶話會,並且在此灌輸他個人的意識。其中這些高級特務有齊世英、田昆山、駱美奐、駱美侖、謝作民、祝平等。這些人最初認為徐恩曾是“愛國”,後來得到二陳的提醒,逐漸開始疏遠徐恩曾。當然為了不得罪徐恩曾,他們大多以“演戲”的方式敷衍徐恩曾。
二、拉攏金融財政方麵的人。電氣專業出身的徐恩曾雖然在開辦中統局的過程中成立了一些實業,賺過一些小錢,但是就專業角度而言,他還是個門外漢。為了晉升經濟部部長,他身後必須有這方麵的智囊團。於是徐恩曾拉攏四川川鹽銀行總經理劉行琛,交通銀行總經理趙棣華,郵政儲金彙業局長許繼莊等,讓這幾個人擔任他的“經濟靠山”。
三、拉攏立法院、行政院方麵的人。立法院、行政院是國民黨的重要部門,如果得到其中一個部門的支持,徐恩曾就算找到了一個政治靠山。徐恩曾經營中統局多年,但是政治人脈一直被二陳所控製,想要擺脫二陳,實屬不易。所以徐恩曾拉攏立法院的時候,行事還是非常低調的。後來徐恩曾聯絡到孫中山先生的長子行政院院長孫科的前後二任秘書長梁寒操、吳尚鷹以及該院經濟委員會委員長婁桐蓀、財政委員會委員長陳長蘅等。當然僅僅拉攏這些人是不夠的,這些人在黨內的分量還不夠重,隻不過是充數而已。
四、拉攏國民黨元老。中國人總是“以老為尊”,所以那些元老們,不僅輩分高,而且手裏的牌也足夠好用。徐恩曾看到的就是這一點,於是他找到了張繼和吳稚暉。張繼和吳稚暉年齡都比蔣介石大,況且在革命初期,地位比蔣介石還要高。但是此二人沒有政治野心,能夠得到蔣介石的尊重。徐恩曾想:如果能夠得到二老的幫助,自己的“官夢”希望甚大。於是他時常提著禮品探望二老,與二老的關係也越來越好。其中張繼的大兒子性格叛逆,時常不聽他的話,於是張繼把自己的大兒子交給徐恩曾看管。至於吳稚暉,徐恩曾見他“老驥伏櫪誌在千裏”,也時常抄一份情報讓吳稚暉過目。吳稚暉覺得徐恩曾是個可造之材,時常當麵誇獎他。
五、拉攏桂係白崇禧。白崇禧作為桂係掌門人,手掌百萬兵權,其黨內勢力甚高。如果能把這樣一個重要人物拉攏過來,做官之夢就會加速實現了。為了拉攏白崇禧,得知白崇禧在重慶郊區有塊菜地,於是他也在其附近購買了一塊菜地。
僅僅拉攏關係是不夠的!想要當官,不僅要走動,而且還要學會為主子分憂解難。為了討好蔣介石,徐恩曾除了繼續積極反共外,還打算為蔣介石提供一些經濟方麵的建議。當他得知蔣介石對市場經濟和飛漲的物價頭疼,竟然破天荒地搞出兩個經濟方案:一個方案是“穩定經濟緊急措施”,第二個方案是“加強管製物價方案”。(其實這兩個方案並不是徐恩曾一個人的傑作,而是眾多人參與的。在寫這兩個方案之前,徐恩曾搞了一個“小餐桌”計劃,每一次“小餐桌”,徐恩曾都會邀請一些經濟方麵的專家參與研究討論。)蔣介石看到徐恩曾寫的方案,沉默不語。後來他致電徐恩曾麵談此事,徐恩曾既緊張又興奮,不知如何是好。
徐恩曾來到總裁辦公室,蔣介石見他來了便吩咐他坐下。蔣介石先是向他了解共產黨的情況:“可均啊,最近延安方麵有什麼新消息嗎?”
“委座,共產黨狡猾得很啊,他們實施了信息封鎖,所以我們的部署還在繼續深入中,不過您放心,我想很快就會打開局麵了!”徐恩曾回答這話時,手心已經冒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