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擴編、改革特務陣營(2 / 2)

人員多了,職能機構也擴充了,秘密情報點也有了,還需要什麼呢?聰明絕頂的徐恩曾又想到了一個主意:強強聯合。從某種程度上講,“特務”是沒有身份的人。這些人為了行動,通常隱姓埋名,時常變換身份,所以在執行調查、破壞、暗殺等行動時往往遭到憲兵或者警察的幹擾。為了方便任務執行,他想到了“合作”。於是他開始思考:如果能夠和憲兵隊、警察局合作,特務工作將會執行得更加到位,而且也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特務們的作用。於是徐恩曾又找到了陳立夫!

“調查科被你搞得有聲有勢嘛,今天怎麼又來了?”陳立夫恭維了徐恩曾一句後,接著問道,“此次大駕光臨,是不是遇到了阻礙?”

徐恩曾難為情地撓撓頭皮:“部門、聯絡點都到位了,就是任務執行這一點……”

“你直說,不要拐彎抹角!”

徐恩曾依舊吞吞吐吐:“搞特務行動就是要隱秘進行!看看大街小巷,全都是警察局、憲兵隊的人!我們的人又不好表明身份,執行任務遭阻礙怎麼辦?況且共黨轉至了地下,沒有警察局和憲兵隊的配合,我們也不好動手啊!”

“這個事情我考慮過,但涉及的部門比較多,要向委員長通報才行!”

“那有勞你……”徐恩曾露出獻媚的笑容。

陳立夫站起來拍了拍徐恩曾的肩膀:“你怎麼突然變得客氣了?隻要是對黨國有利的意見,你就盡管提。要放開手腳,大膽去做,出了事我給你頂著!”陳立夫的這句話讓徐恩曾心情大悅。

幾天後,好消息傳來,陳果夫的保鏢陳獨真出任南京警察廳督察長。如此一來,徐恩曾和警察局的關係就順暢了。徐恩曾又吩咐自己的手下:“一定要跟警察搞好關係,沒有他們,你們的工作就難以開展!”於是隨後中統特務們在警察的協助下,公開、放肆、大膽地進行特務活動,假借查戶口、調查之名進行瘋狂的抓人、暗殺和破壞活動。

後來,徐恩曾又在陳立夫的疏通下,認識了“憲兵之父”穀正倫。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兩個人能夠走到一起,完全是因為利益。

穀正倫綽號“穀屠夫”,貴州人,這人非常不簡單,“寧漢合流”的時候,他曾經將憲兵營擴編為憲兵團,後來又親自擔任四十軍師長,被稱為“憲兵之父”。此人手段毒辣,殺人無數,因此綽號“穀屠夫”。自從與徐恩曾結識之後,憲兵隊與中統就開始狼狽為奸,穀正倫作為憲兵司令,專門成立“特高組”,幫助中統特務進行了一係列的殺人、破壞行動。

正因為利益關係,穀正倫和徐恩曾成了臭味相投的酒肉朋友。1930年秋,徐恩曾竟然成了憲兵司令部的顧問,而大特務顧建中(字錫朋,1930年進入中統,是中統著名劊子手之一)也成了憲兵司令部調查科特務組組長。隨著雙方利益越來越緊密,調查科抓來的嫌犯甚至可以直接投進憲兵隊的監獄中。後來,出於對調查科的“好意”,憲兵隊竟然還單獨撥款,又為調查科單獨修建了監獄,而徐恩曾和顧建中還可以從憲兵司令部領取每月80塊錢的工資。黨務調查科和憲兵司令部的密切合作,使得特務活動更加暢通無阻了。

上任不久的徐恩曾,對黨務調查科經過一番擴編、改革,黨務調查科徹底變樣,這就是後來“特工總部”的雛形。而徐恩曾一手開辦的“正元實業社”,似乎從某種形式上脫離了國民黨黨部,從而變得更加神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