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恩曾其貌不揚,但學識一流,色膽包天,野心十足。說實話,工程師出身的他,有點瞧不起自己目前的位置,考慮到自己的前途,他想通過自己的表現來說服蔣介石,於是立功心切的徐恩曾想到了擴編。
一個人想要幹大事,必須籠絡一批能幹的人。徐恩曾剛到調查科時,手底下隻有那麼十來個人,連打醬油的人手都不夠。所以他打算擴編也是情理之中的,他提出由一個班擴編到一個排。於是他向陳立夫彙報:“現在調查科的工作範圍越來越大,如此下去,手頭上這幾個人不夠用了!”
“你什麼意思?”陳立夫明知故問。
“加人!多一個人就多一雙手、多一雙眼、多一個大腦!現在黨國情報工作日益繁重,沒有人是萬萬不行的!抽空你給蔣委員長透露一下,看看他的意思?”徐恩曾鬼得很,頭頂上有陳立夫,從來不做“越級”的事。
“好吧,我去問問看!你先寫個申請報告吧。”
徐恩曾交了申請,沒想到,批文很快就下來了,蔣介石同意調查科擴編一事。拿到批文,徐恩曾高興得差點蹦起來。他接連請了好幾桌,像辦喜事那樣熱鬧。隨後,他從中央軍校第六期的政治警察訓練班抽調了20人,這20人都是他精挑細選出來的。
人手到位後,徐恩曾又進行了一係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在調查科內部增加了兩個組。一個組叫文言組,一個組叫特務組。文言組,不是“文言文”的文言,而是負責收集、整理各地市雜誌報紙刊載的信息,以了解共產黨的行動。至於特務組,聽名字就一目了然,就是負責特務行動的,主要職能就是收集、破譯共產黨的情報、密謀策劃陰謀、組織暗殺破壞等行動。一時間,調查科竟然成了擁有五十多人的大科室。
為了進一步做好“特務”工作,徐恩曾深刻地體會到僅僅一個“中心”是不夠了,況且狡兔三窟,一個特務組織如果能夠擁有其他的聯絡點,就不至於被一窩端掉。於是他再次找到陳立夫,與陳立夫商量。
“立夫,我要向你反映一件事情。”
“什麼事?”
徐恩曾想了想,說:“調查科是一個特務單位,所幹之事都是‘見不得人’的。這種不見光的事情還是越隱秘越好啊!我的意思是,我們應該設立一個秘密聯絡點,僅僅一個司令部是不夠的,狡兔還有三窟呢!”
陳立夫早就明白這個道理,清黨之後,共產黨組織遭到嚴重打擊,革命活動已經秘密轉移至地下。要偵破這些秘密的革命活動,就要秘密作戰,既然是秘密作戰,就要設立秘密情報點。隻不過這話被徐恩曾說了出來。
陳立夫歎了口氣道:“你說得很對啊,一群特務進進出出,太過紮眼了!你有什麼具體的想法?”
徐恩曾琢磨了一會兒,說:“重新建立一個新的聯絡點。”
“行啊,你看著安排吧!”
取得了陳立夫的同意,第二天,徐恩曾便讓自己的手下在南京中山東路5號緊鄰中央飯店的地方,找了一個看上去不太起眼的二層小樓。這個地方就是後來的“正元實業社”!也是徐恩曾後來跟王素元說起的那個地方。
正元實業社表麵是個商業機構(主要賣通訊器材,類似現在的手機店),其實是黨務調查科的秘密情報點。與其丁家橋總部而言,正元實業社更像人體的手腳,而丁家橋總部則像人體的大腦。後來中統所有的秘密情報幾乎都來自這個正元實業社,而最初這個地方的負責人,就是徐恩曾的機要秘書、中國共產黨地下黨員錢壯飛。
為了加強特務之間的聯絡,徐恩曾發揮其“無線電”方麵的天賦,購買引進了大量的電台、電報設備,建立起龐大的“電台網絡”。他要求特務們熟練運用這些高科技產品,提高發送情報的質量和速度,增強其秘密性、安全性、可靠性。他時常親自上陣,給特務們上課,還請一些專家向特務們親身傳授無線電發報技術。後來,他在正元實業社的旁邊建立起黨務調查科的總電台,並且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很多分電台。不過此時的徐恩曾也發現了一個發財的機會,那就是開一家“通訊器材”經營店,於是他又經營了一家類似當下“蘋果直營店”一樣的通訊器材專營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