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黨務調查科的成立(1 / 2)

黨務調查科,應該就是收集整理黨務內的各種資料,做一些毫無意義的社會調查……可是這都是表麵現象。其實黨務調查科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偷偷調查那些妨礙蔣介石統治的人和組織。黨務調查科可以說是一個“特務組織”,也可以稱之為“掛羊頭賣狗肉”的政治陰謀組織。下麵簡單列舉一下“黨務調查科”的組成機構和成員。

從設置機構上看:調查科分為采訪股和整理股。采訪股的主要工作是調查,整理股主要負責檔案歸類。每一股有一個人負責,其中采訪股總幹事叫楊劍虹,整理股總幹事叫吳大鈞。采訪股總幹事楊劍虹,國民黨右派,早期加入青幫,係青幫成員。“四一二”事件發生後,楊劍虹帶領青幫分子毆打、殺害共產黨數人,立下汗馬功勞。所以其進入陳立夫的法眼,當上了股長。整理股總幹事吳大鈞,國民黨右派,早年留學美國,與陳立夫私交甚好!由於其“革命”意誌堅定,在“檔案歸納”等方麵比較專業,所以當上了整理股股長。

從職能上看:調查科主要職能是反共、剿共、清共,維護蔣介石的統治。所以“中統”的名聲不太好,主要跟特務活動、暗殺等有關。

從理念上看:提倡一個主義、一個領袖、一個組織!

黨務調查科是在一個特殊時期成立的。1927年的一天,清黨運動正在浩浩蕩蕩地進行著,蔣介石邀請陳立夫、陳果夫兄弟倆在自己的會客廳喝茶,談論起風雲變幻的形勢來。

席間,蔣介石向陳氏兄弟興致勃勃地談論起自己過去年輕時候加入青洪幫,幹過特務暗殺工作。說起“特務”這個詞,蔣介石眉飛色舞地解釋:“有的時候,光明正大不一定能夠解決問題!”

“是啊,校長!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這是古人都懂的道理啊!”陳立夫補充道。

“要想把工作做好,還必須要有一些耳目……”

“耳目?”陳立夫不解。

蔣介石喝了一口茶水,一副老謀深算的樣子解釋道:“就是能夠借助他人之目看自己平日看不到的事情,借他人之耳聽自己平時聽不到的事情。信息非常重要,如果掌握不了信息,事態就難以控製了!”

陳立夫明白了校長的意思,是成立一個特務組織的時候了。

其實蔣介石對“特務”一直情有獨鍾。中國曆朝曆代,都有這樣的“特務組織”。比如明朝的“廠衛”,比如清朝的“粘杆處”!蔣介石覺得有兩個寶貝可以鎮守江山:首先是軍隊,所謂槍杆子裏出政權。其次是特務,有些事必須暗地裏“搞”,暗地裏“搞”才能“搞”出名堂來。以至於後來,“軍統”、“中統”都是蔣介石一手搞出來的。後來蔣介石在日記中也曾提到過“搞特務”的重要性,他曾在日記中說:組織政黨徹底革命,必先組織偵探隊,防止內部叛亂,製裁一切反動,監督黨員腐化,宣揚領袖主張,強製社會執行,此偵探隊之任務。(選《蔣介石日記》)所以蔣介石對於這些特務組織極其大方,要錢給錢,要人給人!尤其國共分裂以後,麵對轉入地下工作的共產黨,蔣介石更認識到“特務工作”的重要性。比如“四一二”之後,隱藏在上海各地租界裏的共產黨依舊還在活動,他覺得必須依靠“特務”才能瓦解和偵破共產黨組織。

說到“黨務調查科”,蔣介石一方麵考慮設置“特務機構”,另一方麵也是因人而設。

自陳立夫當上機要秘書以來,蔣介石就發現這個“毛頭小夥子”在特務方麵有很大的潛質。他也曾多次試探,覺得陳立夫能夠搞好“黨務調查工作”。還有一次,他單獨找陳立夫談話。

“立夫,共產黨是心腹大患,如果不除掉,必然會有麻煩!但是現在革命形勢混亂,共產黨也都紛紛藏了起來!如果換做你,你會怎麼辦?”蔣介石假裝對此事頭疼,順便考驗一下陳立夫。

此時的陳立夫已非過去的陳立夫,尤其是“清黨”開始後,他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他開門見山道:“校長,我覺得我們要成立一個專門的組織,專門對黨內的一些異己分子進行調查、控製,並且建立起檔案。對於這類分子,我們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能說服的說服,不能說服的就抓起來論處!”

“你仔細說來聽聽……”陳立夫說到蔣介石心坎兒裏了,所以他瞪了瞪眼睛,提了提精神。

“我覺得有三個必要:第一,有組織名號,所有的活動都是合法的,也不會受製於人;第二,共產黨十分狡猾,他們一直在暗地裏搞鬥爭,所以他們給我們玩陰的,我們就不能給他們搞明的;第三,這個組織是完全服從校長命令的,而且它就是校長的眼線!校長,其實過去袁世凱也搞特務活動,為什麼他們能搞,我們不能搞?”

蔣介石想了想:“可以搞!”

陳立夫:“校長,我想要幾個人……”

“誰?”

“張道藩、徐恩曾、葉秀峰、張國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