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貧富分化來說,提高最低工資是比任何手段都好的方法。
各階層工資收入差距到底有多大?
當前,中國的貧富分化如此之嚴重,其核心原因不是中國人的勤奮程度不同,不是因為社會分工的不同,不是知識技能的差異,也不是所謂的城鄉二元結構,更不是壟斷企業與民營企業職工的收入差距,而是企業管理人員與基礎員工的收入差距。其他差異最多隻能造成三到五倍的收入差距,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容忍的。而企業高管和基層員工的收入差距則是數十倍、幾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差距。
比如,金融和IT是典型的高薪職業,其工資也並非高得離譜。這兩個行業中的金融業受經濟周期影響比較大,工資不是很穩定。而IT業工資相對比較穩定。我們看2012年媒體報道的一些IT行業的工資,華為平均工資為9608元/月,中興通訊平均工資為8049元/月,聯想平均工資為8441元/月,用友軟件平均工資為6744元/月,金蝶軟件平均工資為6491元/月。軟件工程師平均工資為12746元/月,項目經理平均工資為10292元/月。根據2011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IT業年平均工資為66598元,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8倍;金融業80772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2倍;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57316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5倍。從上麵這些數據,我們就可以看到,不同行業的差距其實不大。
大家比較關注的還有國企的高工資,其實很多國企都已經完全市場化了,其工資水平早就隨行就市,很多經營不佳的地方國企的工資水平可能還不如私營企業。而大家平時說的國企高工資,主要是指央企,特別是自然壟斷型的央企。網易財經曾經對117家央企及其上市子公司共261家企業在崗職工的年平均工資進行整理,發現2011年央企及其上市子公司在職員工年平均工資為102965元,是同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在職員工年平均工資的2.4倍,是城鎮私營單位在職員工年平均工資的4.2倍,總體上也沒有超過5倍。
央企在職員工年平均工資水平在央企內部不同的行業之間也存在著差別,平均工資最高的是金融業,高達260035元,最富有的員工為招商銀行員工。招商銀行2011年在職員工年平均工資為447357元,不僅位居銀行業第一,在央企所涉及的行業中也獨占鼇頭。2011年各個省電力公司在職員工年平均工資在100000元左右。從這些數據看,央企確實工資較高,但也沒有高到離譜的地步。
大家反映比較多的還有城鄉收入差距,其實這種差距也並不是很大。因為城市和農村的生活方式不同,農村居民收入雖然低,但消費水平更低;而城市居民雖然工資高,但是生活壓力更大。
總之,以上人們常說的這些差距,都不是主要的。筆者認為,真正拉開中國工資差距的還是管理人員和基礎員工的工資差距。這種差距,將是數倍、幾十倍、幾百倍甚至高達數千倍的差距,這才是真正的貧富差距的原因。中國高管工資最高的當屬平安老總馬明哲,年薪一度高達6600萬元,而大家熟悉的王石、任誌強等人每年的工資與股權收入也將近千萬。
在中國絕大多數公司內部,經理人的工資一般是員工的2倍,總監的工資基本上是員工的3至5倍,而總經理的工資一般是基層員工的10倍以上。那些大型公司的高管,特別是大型上市公司的高管,其工資更是基層員工的幾十倍、幾百倍,這種差距才是真正的差距。在中國,那些最講究生活品位,消費能力最旺盛,開豪車、住別墅的人,不隻是企業老板,很多都是公司的管理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