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現在讀者麵前的這本《中國經濟雙重轉型之路》,在我的寫作計劃中醞釀已久,而且斷斷續續寫過一些章節。最終決定寫成全書,大約始於2012年9月,到現在(2013年7月)完稿,花了10個月左右。
我自己認為,這是繼《非均衡的中國經濟》一書(經濟日報出版社,1990年初版)之後,又一本關於中國現實經濟問題的個人代表作。本書的思路同《非均衡的中國經濟》一樣,仍以產權改革為核心,討論土地確權、國有企業的進一步改革、民營企業的產權維護、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城鎮化、自主創新、產業升級、社會資本的創造等問題。在代結束語“中國道路和發展經濟學的新進展”中,談到了中國經濟學家的集體介入,使發展經濟學拓寬了研究領域,增添了新的內容,並闡明了中國的發展經濟學實質上就是從計劃經濟體製向市場經濟體製轉型的發展經濟學。這也是中國經濟學家集體對發展經濟學做出的貢獻。
在本書行將出版之際,我對下述學生所給予的幫助致以誠摯的謝意。他們是:朱善利、林雙林、劉偉、於鴻君、程誌強、蔣承、滕飛、劉玉銘、黃國華、張文彬、鄭少武、趙錦勇、傅帥雄、尹俊、吳玉芹。
我衷心感謝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總編輯賀耀敏、經濟分社社長劉晶、編審金梅、責任編輯潘蔚琳和王晗霞等同誌。由於他們的努力,本書才能在交稿後這麼短的時間內同讀者見麵。
2013年7月15日
於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