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浙派山水畫十分興盛。他們師法馬、夏,多作斧劈皴,“筆勢飛走,乍徐還疾,倏聚忽散”,氣勢豪放。最有代表性的畫家是戴進。
此圖現藏美國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描繪的是雨中山水。疾風夾著暴雨從天而降,峰巒、煙樹時隱時現,一片迷茫。山溪暴漲,奔騰而下,快要被淹沒的苦竹、野蘆在風雨中飄搖。近景的雜樹,被狂風吹打得瑟瑟發抖,隻有濕淋淋的巨石巍然不動。溪橋上有撐傘的農人和披蓑衣的樵夫,順著風勢匆匆而行。彙溪成河的水麵上有一小舟,兩個打傘的人坐於船頭。船尾是一頭戴草帽,身披蓑衣的撐船人,他弓著身子,正用力地撐著船篙,使這小舟頂著風雨,艱難地向前行進。畫家采取虛實相間的手法,利用闊筆淡墨,快速掃出雨中的山石,樹木、蘆草則以細筆攢簇,柔韌堅挺,飄搖之態躍然紙上。人物雖小,但描繪得簡練而生動,為畫麵增添了濃鬱的生活情趣。縱覽全畫,觀者仿佛也置身其間,領略這“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的奇妙景觀。
吳偉兼擅山水、人物,尤其喜歡畫大幅,用筆豪放。畫樹的枝幹剛勁如鐵,畫山石之筆幹濕兼濟,皴染並用,“潑墨如雲”。其畫風雖然更接近馬、夏,但也溶入董、巨、範寬等人的畫法。人物畫有精勁和放縱兩種風格,多與山水結合,體態生動,筆法奇縱無方,剛中有柔,很有神氣。吳偉的傳世作品較多,如《漁樂圖》、《長江萬裏圖卷》、《武陵春圖》、《鐵笛圖》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