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做過很多實驗,用於發現人類大腦的原理,其中一個實驗是這樣的:給應試者一張全是人頭像的照片,然後問:有多少張頭像的發型是紮起來的辮子?
應試者在看完頭像後給出了答案。
然後心理學家讓大家放下照片,問:頭像中是否有黑猩猩的頭像?
結果有82%的應試者露出了錯愕的表情,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注意到有黑猩猩。
其實,這個實驗想要測試的重點是:問題會不會影響了人的關注力。
實驗結果表明:問題改變了人們對於所見事物的識別、注意和記憶。
類似的實驗還有:給應試者一段人群川流不息的視頻,提問他們有多少個人是反方向走動的?然後關上視頻,問人群中是否有穿裙子的男人,有幾個這樣的男人,他們的裙子是什麼顏色?
實驗的結果是相同的:事先提出的問題,會讓應試者把心智潛力和關注力都集中到這個問題上,而對真正奇怪的事情——黑猩猩、穿裙子的男人——視而不見。
這啟發我們:在人際交往、團隊建設、銷售談判、家人相處等場合,要善於用提問代替說教,善於通過問話來事半功倍地實現自己的目的。
當人被提問時,注意力一般會更容易集中在被提問的內容上。
因此,大公司在培訓銷售人員時,會教新人如何用提問來誘導客戶的感覺。
如果是賣化妝品,可以讓客戶抹一抹,然後問她:“這種化妝品抹在臉上是不是感到很潤滑而不油膩?”
如果銷售的是紙張,可以讓客戶摸一摸,然後問:“你摸一摸這紙張的質地是不是很光滑?撕開一張看看裏麵的纖維是不是很均勻?再聞一聞是不是有一種新鮮的紙香氣?”
如果要銷售的是一處度假屋,就可以通過構圖,全方位地調動客戶的感官世界,從而引起客戶的想象。
聽覺——“你是不是想聽到海浪衝擊海岸的聲音,還有海鷗的叫聲?”
嗅覺——“你是不是希望聞到鬆樹或剛剛收割的稻稈的香氣?”
味覺——“你是不是願意去逛逛那裏的鄉村商店?你願不願意拿起那裏的草莓,嚐一嚐那酸酸、甜甜、花蜜般的味道?”
觸覺——“你是不是願意坐在獨木舟上,悠閑地劃槳?”
這套銷售誘導技術的程序是:第一步是要盡可能地調動客戶多方麵的感覺器官,例如要讓客戶聞聞產品的味道,摸摸產品的手感等;第二步是通過提問將客戶模糊的感覺具體化,具體到對產品某一特點的好感上。
要想激發別人的興趣,采用問句的形式會比陳述句的形式效果更佳。
請比較下麵的話語中,哪種方式更能引起你的注意?
● 這本書介紹了在陽台上種菜的方法、技巧和經驗。(陳述)● 您想把您家的陽台變成一個綠意盎然的小菜園嗎?(提問)● 寶貝兒,多吃菠菜對身體好,能像大力水手一樣有力氣。(陳述)● 寶貝兒,你想不想像大力水手一樣有力氣呢?(提問)在你提出問題後,要做好在30秒內自問自答的準備。如果隻問不答,對方就會認為你是在質問他或者認為你也不知道答案。
因此,在你提出問題後,要觀察對方的神態和表情,如果已經引起了對方的注意和興趣,就可以自問自答了。
● 您想把您家的陽台變成一個綠意盎然的小菜園嗎?(停頓)那就看這本書吧,這本書介紹了在陽台上種菜的方法、技巧和經驗。(自問自答)● 寶貝兒,你想不想像大力水手一樣有力氣呢?(停頓)那就要多吃菠菜哦。(自問自答)如果出現對方不按套路回答的情況,例如:你問:您想把您家的陽台變成一個綠意盎然的小菜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