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腸胃病一百病之源(1 / 1)

前言

腸胃病一百病之源

據統計,腸胃病作為常見病、多發病,其發病率已然高達20%,腸胃病伴隨著的燒心感、胃食管反流、食欲不振、心下痛、惡心嘔吐、嘔血、腹痛、腹脹、腹瀉、便血等症狀,嚴重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而長期反複發作的腸胃病,還有可能轉化為癌症,直接威脅人們的生命。

腸胃,包括消化係統的胃和小腸、大腸部分。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儲存攝入的食物,並通過胃的運動和分泌液將食物攪拌、消化、滅菌,形成食糜,然後再將食糜送到十二指腸以便進一步消化和吸收。小腸負責進行進一步的消化以及營養物質的吸收;大腸主要負責將食物殘渣濃縮成大便,並排出體外。而腸胃病,實際上是許多病的統稱,包括胃部以及小腸、大腸的功能性及器質性病變。比較常見的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下垂、胃癌、便秘、肛裂、痔瘡、急性腸炎、慢性腸炎、痢疾、脫肛、肛周膿腫、肛瘺、結腸癌、直腸癌等。

為什麼說腸胃病是百病之源頭?因為腸胃的病變會損傷胃腸道的功能,影響機體對食物營養的吸收,從而使各個器官缺乏足夠的營養成分供應,引發功能的衰退和病變。而據臨床和調查證明,在亞健康以及患病人群當中,幾乎都是首先出現腸胃的亞健康狀態或患病。所以,養好腸胃,乃健康之本。

而腸胃健康與飲食更是息息相關。不同的食物由於營養成分不同、食用方法不同,食療效果也是不同的,所以說預防和治療腸胃病,選對食物是關鍵。本書編委會參考了《本草綱目》《本草經疏》等大量的中醫典籍資料,編著了本書,為讀者如何選對食物,摒棄不該吃的食物,提供重要的參考。本書分為三個章節,有健脾養胃篇、益氣潤腸篇和清熱利水篇,讓您從細節上把握,對症下食。從家常的小炒菜到可口的粥湯羹,還有藥效十足的果汁茶飲,讓您自己在家就可以找準對症食療配方,並配備詳細的製作步驟。就算是沒有烹飪經驗的人,也可以輕鬆完成。

中醫講究辨證論治,食療也應以中醫理論為基礎,對症用膳才能取得良好的食療效果。本書選取常見的腸胃病症,每一種病症均根據其不同的中醫證型作了詳盡的介紹,在宜吃的食物中,我們詳細地介紹了食物的食療功效。讓讀者朋友們真正做到選擇“對”的食物,遠離腸胃病的困擾。通過正確食療,擁有健康好腸胃不是夢!衷心祝願所有的腸胃病患者能夠早日康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