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財富故事篇 (10)(1 / 2)

詹何答道:“我聽已經去世的父親說過,楚國過去有個射鳥能手,名叫蒲且子,他隻需用拉力很小的弱弓,將係有細繩的箭矢順著風勢射出去,一箭就能射中兩隻正在高空翱翔的黃鵬鳥。父親說,這是由於他用心專一、用力均勻的結果。於是,我學著用他的這個辦法來釣魚,花了整整5年的時間,終於完全精通了這門技術。每當我來到河邊持竿釣魚時,總是全身心地隻關注釣魚這一件事,其他什麼都不想,全神貫注,排除雜念,在拋出釣魚線、沉下釣魚鉤時,做到手上的用力不輕不重,絲毫不受外界環境的幹擾。這樣,魚兒見到我漁鉤上的釣餌,便以為是水中的沉渣和泡沫,於是毫不猶豫地吞食下去。因此,我在釣魚時就能做到以弱製強、以輕取重了。”

感悟箴言:

想要成就一番大的事業,就必須要有專心致誌的心態,全神貫注地用心去發現和運用其客觀的規律性,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取得顯著的成效。

築起意誌的水閘

在過去的農村,春天的時候河水的水位很高的,這時農夫往往就在河道裏修築水閘,使水不致完全流失;因為一到夏天河水的水源容易幹涸,如果在春天預先修築水閘,把水積蓄起來,等到夏天就不怕鬧旱災了。

做人的道理其實也一樣。在人年輕的時候,滿身都充滿精力,正如春天裏的河水那樣豐富充沛。所以,我們就應該盡快修築起意誌的水閘,不要讓寶貴的精力白白地一點點流掉,以致到了中年就因為精力衰弱而無法繼續工作了。

一個年輕人在剛剛跨入社會的時候,以為自己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他們相信能利用自己這巨大的精力儲備,做出驚人的事業來。他們也希望把一切的精力完全變為促進成功的因素,他們為自己年輕感到自豪,以為他們的能量不會有用盡的一天,所以在各個地方、各種方麵都不知愛惜自己生命的儲能。花天酒地、飲食無度、不檢點的生活、奢侈的習慣、工作的不認真等等都可以摧殘、減弱他的生命儲能。這種態度是非常錯誤的。

一個渴望成功的人總要做這樣的思考:怎樣利用他自己的才智、精力和體力才是最有效率的?有不少人往往使自己的才智、精神、體力空耗了、糟蹋了,就好像他們胡亂揮霍金錢一樣。這樣的人是很可悲的。

要把自己的精力全部傾注到事業上,這是許多立誌成功的人非常明白的一個道理。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他們仍會不知不覺地把相當的精力耗費到了毫無裨益的事情上。一個人利用自己的精力,就像我們平時用水一樣,一個不小心就會浪費很多。這些毫無益處的事情除了損耗生命儲能的壞習慣,更有損耗腦力的壞行為。

比如,動不動就發怒、煩躁、苦惱、憂鬱,這些心理與其他的壞習慣比起來,它所損害的生命力不知道要大多少倍!

一個人如果喪失了自己的腦力,他就不會再有創造力。那些由於狂嫖濫賭、操勞過度或是太無聊空虛而使自己的腦力受到極大損害的人,他的健康、他的智慧、他的判斷力、他的發明能力和創造力都將因此受到很大的損害,甚至會喪失殆盡,這樣一來,他們就再也沒有成功的希望了。

一個精明謹慎的商人一定知道怎樣把每一分錢都花在最有效的地方。但有些人卻把自己昨天儲存的體力,今天就用個精光;昨天積蓄的腦力,今天就挖掘得一點不剩,常常這樣,他們還能夠做成什麼大事呢?

一個年輕人如果不時時注意積蓄自己的體力與腦力資本,不時時注意保持自己強健的軀體,那麼他無疑是把自己的成功資本隨便地扔到大海裏去了。即使他的誌向再遠大,最後也無能為力,無法實現自己的目標,隻好後悔不迭。

可遺憾的是,現在不知道有多少青年人隨便地犧牲自己的休息和睡眠時間,去換得一夜的狂歡,或是瘋狂地放縱一下。這些年輕人對此從不覺得可惜,他們也絕不會想到,這樣做會對他們的前途產生不利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金錢損失以後,還有很多補救的方法;但精力一旦消耗就無法收回,而且隨著精力的消耗,往往還附帶著其他千百倍的損失,比如可能敗壞人格,可能會在無形中埋沒一個人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

感悟箴言: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要認為自己很年輕而無所顧忌地放縱身心。想要成就夢想的輝煌,充沛的精力才是做一切的可能。

適時勢才能昌盛

魯國有一戶姓施的人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愛學儒家的仁義之術,小兒子愛學軍事。大兒子用他所學的儒家仁義思想去遊說齊王,得到齊王的賞識,聘請他為太子的老師。二兒子到楚國去,用他所學的法家軍事思想遊說楚王,在向楚王講述自己的思想、觀點時講道理、舉例子,有條有理,楚王聽了很高興,覺得他是個軍事人才,就封他為楚國的軍事長官。這樣,兄弟兩人一個在齊國任職,一個在楚國做官,他們賺的錢多,使家裏很快富裕了起來。兄弟兩人都有顯赫的爵位,讓他們家的親戚朋友也感覺到非常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