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盜日精月華歸己法(3 / 3)

呼吸一定要勻、深、細、微、長,一呼一吸為一次,一次最好做兩分鍾,要求盡量慢點做,快了身體要往前傾斜。

納初升太陽之氣時,四季的情況不一樣。夏天吞納的次數比較多,冬天次數比較少,一般三次太陽就上來了,最多六次。太陽一離開地平線,就停止吞納,轉入運化。因為太陽升起後,陽升陰消,全是陽氣,再盜容易傷眼。

呼吸方法為鼻吸口呼,吸氣時舌抵上齶,呼氣時舌抵下齶。兩掌心對準太陽時,掌麵為陰,以陰對陽。吸氣時意想東方一輪紅日如飛龍一般從眼睛收回來,進入肝膽之位;呼氣時意想肝膽之炁充滿全身,毛孔外脹,脹得越大越好。這時眼睛不動,最好別眨眼睛。

太陽一離開地平線,馬上閉目。如果太陽離開地平線後再閉目,就不趕趟了,這條線就斷了。要在線沒有斷之前就閉目,那怕一口氣沒有吸完也要閉目。閉目後,兩手馬上轉過來,掌心相對。

第三式文武兼用默運五行

《易》曰:“太陽東升,陽升陰消。”此時不能再盜先天日精陽中之陰氣,也不能再兩目圓明直射太陽。否則日精未得,反傷其目,而應該立刻閉目收心,做相生的默運五行。從肝膽之位開始,路線為:肝——心——胃——肺——腎——膀胱——肝,共做六次。默運五行時要舌抵上齶,並配合好呼吸。在子母相戀過程中,要用好吸炁和呼炁,吸炁走為母送子,呼炁走為子戀母。

第四式武帶文火歸位保元

默運五行之炁歸位回木室後,用武帶文火保元。

姿勢同預備式。閉目內視自身宇宙,兩手放在大腿外側,掌心相對,配合呼吸,用內力調整內炁。

呼氣:推肝膽之綠色之炁向全身毛孔布炁,使全身紅色之體又灌滿綠色之炁(裏綠外紅),綠色之炁千萬不可衝出自身宇宙之體。

吸氣:收身、收體、收宇宙,把綠色之炁歸於肝膽之位,火燒木室。

呼吸共六次,要求勻、深、細、微、長。自身宇宙之體出現熱或燒,進而出現光環才算功成,此時修煉者自身如一團火。煉到這一步一定要注意,呼吸一定要掌握一個“長”字,呼吸短了人受不了。

運五行最後一次到肝,馬上吸氣,同時全身內收,從毛孔往內收,歸位到肝。呼氣由肝外放,但不出毛孔。

第五式文帶武火溫養沐浴

歸位保元之後,修煉者鬆靜站立,兩腳自然開立,與肩同寬,兩目閉目平視,呼吸自然,無思無念,冥視自身宇宙之體像一團火。這時外人能看到你周圍有一個光圈。修煉者如同在雲霧之中,輕雲繞身,灑脫飄逸。沐浴時間可長可短,由自己決定,一般不超過一小時。

溫養沐浴時,呼吸意念要自然,不要再加帶意念的呼吸。

第六式還原

還原之法即為收式。修煉者運自身宇宙之紅日到兩眉之間,通過兩目與眉心構成的三角區,用內力把日球送回先天宇宙,古稱“仙人抱日”。送日歸於先天宇宙,隻送一次,送後即為收功。

沐浴以後,身體好像要起來,此時閉目把身中太陽通過三角區送回太陽原位,送進太陽裏。

三、解釋

納太陽氣和納月亮氣的修煉方法基本一致,都是六段:準備、采煉、運化、保元、溫養、還原。都是從氣到炁到氮到氣,都是先呼後吸,不能做反了,並且要一環接一環,意氣相合,不得有斷。但它們也有不同的地方,納月亮氣用的是吞吐法,采煉時有吞有吐;納太陽氣用的是吞納法,采煉時吞進來,納入體內而不吐出去。默運五行時方法基本一致,開始行功的部位不同,其目的也不同。納月亮氣是為煉兩肺,煉到一定時候,兩肺就會出現一種雲霧狀的東西,有形無質,並且形狀不規則。當白炁滿金室時,其形如虎,所以叫“白虎”。再往深裏說,就是練一個魄。納太陽氣是為肝膽,煉到綠炁滿木室時,在肝膽之位感到好像是一條龍來回動,古稱“青龍”。再往深裏說,就是煉一個魂。

“煉金煉木出日月,日月相合魂魄出。”

納太陽氣之前或之後,都加上“自然換氣法”,修煉者會有飄飄忽忽、騰雲駕霧之感。

納太陽氣能調整人體的血流量,對高血壓、冠心病有治療作用,有肝病的人煉此功效果好。

納月亮氣最長兩小時,采太陽氣隻有幾分鍾。要按時做,堅持不懈,人的臉色很快會由黑變白、由黃變紅,紅裏透白、白裏透紅,宛如小兒的肌膚一樣呈粉色,老年斑也可以退掉。

納月亮氣、納太陽氣、引仙法、平衡功站樁和外五行開脈功的默運五行,嚴格地說感覺都不一樣。五種方式都有體會之後,才有資格談什麼是混元氣。

在納月亮、太陽氣時,感到有什麼人在指導自己,此時別動也別說話,等待著體內動,他自己就走了。這種人在宇宙中沒有地位,到處飄散。煉功人較敏感,自己是君主,別受控於外界。

納太陽氣是大麵積吞納,納月亮氣是用人體機關納氣,這是很巧妙的納氣方法。

保元歸位時,人體內的炁開始向氮轉化,人體開始發光。溫養時,炁、氮各行其位,身體內有光環存在,光照身體。這光外人也能看到,故常引起誤解。問題是:這光是人發出的呢?還是天上的光?人發出的推不動,外界來的光一推它就動。照相機照的是人的精華,別人一看就是你。照相機要好的話,連內髒都能照上,所以要少照相。

納月亮氣就是納月亮的精華。日精月華是一種有形有質的能量,能存在於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