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準備”中的鬆靜自然站立的目的,在於聚自身宇宙之神炁歸於體內,神炁相合為一。
“自然換氣法”分為“天”、“地”、“人”三層。修煉者兩目平視遠方,雖然看不見,但是可以意想到的地方,就是修煉者的“天”;雖然看不見,但是能夠感覺到的地方,就是修煉者的“地”;能夠看見,並能感覺到的地方,就是修煉者的“人”。
兩目平視的目的,在於用眼睛傳神、送神、收神,收自然宇宙之靈氣歸於人體,使人體宇宙之炁和自然宇宙之氣歸於體內,用人體宇宙之信靈化自然宇宙萬物之靈,天人合一,精隨體環。此時行功,如入雲海,飄飄若仙。正如呂祖所言:
“自然之法道術深,神入中宮身有主,有主便是真君子,萬物之靈萬萬千。”
六步功、十二步功、二十四步功
六步功、十二步功、二十四步功基本上與三步功相似,它們的區別是在呼吸的過程中,所走的步數不一樣,即分別是:
在吸一口氣的過程中,向前走六(或十二、或二十四)步;在呼一口氣的過程中,向前走六(或十二、或二十四)步。
2.行步閉氣法
行步閉氣法包括三步功、六步功、十二步功、二十四步功。它與行步吐納法在準備、意念、要求、提示等方麵都很相似,它們的區別是在呼吸的過程中,增加了單閉氣,即吸氣——閉氣——呼氣——吸氣。
方法:
在吸一口氣的過程中,向前走三(或六、或十二、或二十四)步;
在閉一口氣的過程中,向前走三(或六、或十二、或二十四)步;
在呼一口氣的過程中,向前走三(或六、或十二、或二十四)步。這樣反複循環,輕鬆自如。
意念:
吸氣時,意想吸自然宇宙之氣,通過全身毛孔進入體內;
閉氣時,意想體內之炁形成一個整體,如同一個小宇宙。人在人體宇宙中如入雲霧之中;
呼氣時,意想呼體內之炁通過全身毛孔向自然宇宙放射,放射得越遠、越圓越好。
3.行步納質法
行步納質法包括三步功、六步功、十二步功、二十四步功。它與行步閉氣法在準備、意念、要求、提示等方麵都很相似,它們的區別是在呼吸的過程中,增加為雙閉氣,即吸氣——閉氣——呼氣——閉氣——吸氣。
方法:
在吸一口氣的過程中,向前走三(或六、或十二、或二十四)步;
在閉一口氣的過程中,向前走三(或六、或十二、或二十四)步;
在呼一口氣的過程中,向前走三(或六、或十二、或二十四)步;
在閉一口氣的過程中,向前走三(或六、或十二、或二十四)步。這樣反複循環,輕鬆自如。
意念:
吸氣時,意想吸自然宇宙之氣,通過全身毛孔進入體內;
閉氣時,意想體內之炁形成一個整體,如同一個小宇宙;
呼氣時,意想呼體內之炁通過全身毛孔向自然宇宙放射,放射得越遠、越圓越好。
閉氣時,意想人在雲霧之中自然行走。
解釋:
閉氣是指修煉者在吸氣和呼氣之間,或在呼氣和吸氣之間,保持不吸不呼的狀態。呼氣和吸氣的過程是放射和吸收的交換過程,閉氣的過程是定位和轉換的氣化過程。
由此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係統:
呼氣,把體內的炁轉換成氮通過全身毛孔發射出去,形成人體宇宙,合於天體宇宙;
閉氣,氮與氣相互融合;
吸氣,氮帶著氣從四麵八方通過全身毛孔進入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