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法朝元煉氣)在寂靜中向外觀看,紫霞滿目,全身呈現在金光罩體之中。
(第十一法內觀交換)其次,身中忽然變化出火龍在飛騰,或者化出玄鶴在升起,這便是陽神已脫凡骨而超出俗流,就稱為超脫。
(第十二法超脫分形)超脫之後,彩霞繚繞,瑞氣紛紜,天雨奇花,玄鶴對飛。異香散去而玉女下降,授完天書而紫詔既畢,仙冠、仙衣都已具備。節製威儀,前後左右不可勝紀。相迎相引,以返蓬萊,而於紫府朝見太微真君。在紫府太徽真君處,校對原籍和姓名,比較和衡量功老和德行的高低,得以居住三島,才稱為真人仙子。”
疏解:
丹道十二法,每法都有理論依據、有技術方法、有結果驗證,這是一個完整的係統工程,是數千年的實踐和智慧的結晶,無論從人類社會還是人的生命方麵講,仙道中所蘊藏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它是一個珍貴的寶庫,等待著人們去認識、去分享。
原文:
呂曰:“今日特蒙尊師開說希夷大理、天地玄機。不止於耳目清明而精神秀媚。殘軀有托終,不與糞壤同類。然而知之者未必能行,行之者未必能得。念以生死事大而時光迅速,雖知妙理,未得行持,終不成功,與不知無異,敢求指教交會之時,行持之法,如何下手,如何用功?”
鍾曰:“仆有《靈寶畢法》凡十卷一十二科。中有六義:一曰金誥、二曰玉書、三曰真元、四曰比喻、五曰真訣、六曰道要。包羅大道,引喻三清。指天地陰陽之升降為範模,將日月精華之往來為法則,實五仙之旨趣,乃三成之規式,當擇日授於足下”。
譯文:
呂說:“今日特別承蒙尊師公開述說希夷大理、天地玄機。這不僅僅是停留在耳目清明、精神秀媚,更主要的是殘缺的身軀有了托付和歸宿,有可能不與糞壤同類。然而,知道這些的人未必能修煉,修煉的人未必能得道。念在生死是人生中最大的事,而時光又在迅速流逝,雖然知道玄妙的道理,沒有得以修煉,終究不會成功,這與不知道這些道理沒有區別,敢求指教交會之時,行持之法,如何下手,如何用功?”
鍾說:“我有《靈寶畢法》共十卷一十二科。其中有六層含義:一稱金誥、二稱玉書、三稱真元、四稱比喻、五稱真訣、六稱道要。它包羅大道,引喻三清。它把天地陰陽的升降做為模範,把日月精華的往來做為法則,實際上是五仙的宗旨和誌趣,三成的規範和模式,應當選擇日期,將《靈寶畢法》傳授於你”。
疏解:
《鍾呂傳道集》是丹道的理論體係,它是用於解釋《靈寶畢法》的。《靈寶畢法》是丹道的係統方法,它是用於說明《三仙功》的。《三仙功》是丹道的具體步驟,它是用於實現《鍾呂傳道集》。《鍾呂傳道集》、《靈寶畢法》、《三仙功》三位一體,互相參悟,相得益彰,丹道可成。
本章要點
丹道是建立在人道基礎之上,又超越了人道。從人道的角度隻能看到丹道的表麵現象,不可能認識到丹道的本質。
《靈寶畢法》每法都有理論依據、有實踐方法、有結果驗證,這是一個完整的係統工程,是數千年的實踐和智慧的結晶,無論從人類社會還是人的生命方麵講,丹道中所蘊藏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它是一個珍貴的寶庫,等待著人們去認識、去分享。
《鍾呂傳道集》與《靈寶畢法》互相參悟,相得益彰,丹道可成。
所以,論驗證,即《靈寶畢法》是每法都可以驗證的方法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