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呂曰:“龍本肝之象,虎乃肺之形。是此心火之中而生液,液為真水。水之中杳杳冥冥而隱真龍。龍不在肝,而出自離宮者,何也?是此腎水之中而生氣,氣為真火。火之中恍恍惚惚而藏真虎。虎不在肺,而出自坎位者,何也?”
鍾曰:“龍,陽物也。升飛在天,吟而雲起,得澤而濟萬物。在象為青龍,在方為甲乙,在物為木,在時為春,在道為仁,在卦為震,在人身五髒之內為肝。虎,陰物也。奔走於地,嘯而風生,得山而威製百獸。在象為白虎,在方為庚辛,在物為金,在時為秋,在道為義,在卦為兌,在人身五髒之內為肺。
且肝,陽也,而在陰位之中。所以腎氣傳肝氣,氣行子母,以水生木。腎氣足而肝氣生,肝氣既生以絕腎之餘陰,而純陽之氣上升者也。且肺,陰也,而在陽位之中。所以心液傳肺液,液行夫婦,以火克金。心液到而肺液生,肺液既生以絕心之餘陽,而純陰之液下降者也。
以其肝屬陽,以絕腎之餘陰,是以知氣過肝時即為純陽。純陽氣中包藏真一之水,恍惚無形,名曰陽龍。以其肺屬陰,以絕心之餘陽,是知液到肺時即為純陰。純陰液中負載正陽之氣,杳冥不見,名曰陰虎。氣升液降,本不能相交,奈何氣中真一之水見液相合,液中正陽之氣見氣自聚。若也傳行之時以法製之,使腎氣不走失,氣中收取真一之水;心液不耗散,液中采取正陽之氣。子母相逢,互相顧戀,日得黍米之大。百日無差,藥力全。二百日聖胞堅。三百日胎仙完。形若彈丸,色同朱橘,名曰丹藥,永鎮下田。留形住世,浩劫長生,所謂陸地神仙。”
譯文:
呂說:“龍本來是肝氣化為肝神的象,虎本來是肺氣化為肺神的象。心火之中生成了液,此液為真水。真水中,在杳杳冥冥的狀態下隱藏著真龍。真龍不在肝,而是出自離宮,為什麼呢?腎水之中生成了氣,此氣為真火。真火中,在恍恍惚惚的狀態下隱藏著真虎。真虎不在肺,而是出自坎位,為什麼呢?”
鍾說:“龍是充滿著陽氣(天之氣)的動物。它升飛在天上,吟叫可以喚得雲起,得水可以潤濟萬物。在氣象中為青龍,在方位中為東方甲乙,在物體中為木,在時節中為春,在道德中為仁,在卦相中為震,在人身五髒之內為肝。虎是充滿著陰氣(地之氣)的動物。它奔走於地上,呼嘯可以引得風生,得山可以威製百獸。在氣象中為白虎,在方位中為西方庚辛,在物體中為金,在時節中為秋,在道德中為義,在卦相中為兌,在人身五髒之內為肺。
肝在五髒中屬陽,在陰位(低位)之中,所以,腎氣傳到肝氣,氣是按照五行相生運行的,以腎水生肝木。腎氣充足而肝氣生成,肝氣既然生成,就意味著上升到肝的腎陰之氣全部轉化成了肝陽之氣,從而使純陽之氣上升。肺在五髒中屬陰,在陽位(高位)之中,所以,心液傳到肺液,液是按照五行相克運行的,以心火克肺金。心液充足而肺液生成,肺液既然生成,就意味著上升到肺的心陽之氣全部轉化成了肺陰之液,從而使純陰之液下降。
肝屬陽,它轉化了腎氣中餘下的陰氣,由此知道腎氣通過肝時,就已經成為純陽之氣。純陽之氣中包藏著真一之水,在恍恍惚惚的狀態中沒有固定的形態,名稱陽龍。肺屬陰,它轉化了心氣中餘下的陽氣,由此知道心氣通過肺時,就已經成為純陰之液。純陰之液中負載著正陽之氣,在杳杳冥冥的狀態中不能直觀地看見,名稱陰虎。氣升液降,本來是不能夠相互交合的,然而,氣中的真一之水遇見液就相合,液中的正陽之氣遇見氣就相聚。如果在氣液傳導和運行時,能夠用有效的方法進行控製,使腎氣不走失,氣中收取真一之水;心液不耗散,液中采取正陽之氣。就象是子母相逢,互相顧戀,每天得到象黍米一樣大的收獲。如此修煉一百天,藥力備全。修煉二百天,聖胞堅固。修煉三百天,仙胎圓滿。此時的仙胎形態如同彈丸,顏色如同朱橘,名稱丹藥,一直鎮居下田。用仙胎煉化身形,留住人世,就可以曆經浩劫,長生於世,成為所謂的陸地神仙。”
疏解:
龍與真龍、虎與真虎是完全不相同的概念。龍和虎,又稱青龍和白虎,是肝氣和肺氣完全轉化成先天之氣時呈現出來的景象。與之並列的還有朱雀、玄武、勾陳分別是心氣、腎氣、脾氣完全轉化成先天之氣時呈現出來的景象。完成了《引仙法》的修煉就可以做到使五髒之氣完全轉化成先天之氣,出現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勾陳的景象。在此基礎上,煉得中田和下田,也就是離卦和坎卦。將先天的五行之氣煉成四象之氣(腎、肝、心、肺),再將四象之氣煉成純陰的腎氣和純陽的心氣。再進一步,從純陰的腎氣中采取的正陽之氣為陰虎,從純陽的心氣中收取的真一之水為陽龍,陰虎和陽龍就是真虎和真龍。由此可見,龍與真龍、虎與真虎代表著不同層次的先天之氣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