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論大道(2 / 2)

疏解:

大道難以認知、難以奉行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有認識上的,有思維上的,有知識上的,有方法上的,等等。隻有解決了所有問題,才能獲得成功。所以說,人體修煉是全方位改變自我的係統工程,而不是其中的某些方麵。

原文:

呂曰:“小法旁門,既已知矣,其於大道,可得聞乎?”

鍾曰:“道本無問,問本無應。及乎真元一判,太樸已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為體,二為用,三為造化。體用不出於陰陽,造化皆因於交媾。上、中、下列為三才,天、地、人共得一道。道生二氣,氣生三才,三才生五行,五行生萬物。萬物之中,最靈最貴者,人也。惟人也,窮萬物之理,盡一己之性。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全命、保生以合於道,當與天地齊其堅固,而同得長久。”

譯文:

呂說:“既然已經知道了旁門小法,可以說說大道嗎?”

鍾說:“道本來就無法去尋問,問了也不會回應。到了真元一分開,太樸就散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為本體,二為運用,三為造化。本體和運用不超出陰陽,造化都是因為交媾。把上、中、下列為三才,天、地、人共同得到的是一個道。道生二氣,二氣生三才,三才生五行,五行生萬物。萬物之中,最靈性、最珍貴的是人。隻有人能夠做到窮究萬物的真理,盡修自己的心性。隻有窮理、盡性才能了命,全命、保生才能合道,實現與天地齊堅固、同長久。”

疏解:

修煉的方針是“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全命、保生以合於道。”

修煉的方向是“道生二氣,氣生三才,三才生五行,五行生萬物。萬物之中,最靈最貴者,人也。”

修煉的核心是“體用不出於陰陽,造化皆因於交媾。”

原文:

呂曰:“天長地久,亙千古以無窮。人壽百歲,至七十而尚稀。何道之獨在於天地而遠於人乎?”

鍾曰:“道不遠於人而人自遠於道耳。所以遠於道者,養命不知法。所以不知法者,下功不識時。所以不識時者,不達天地之機也。”

譯文:

呂說:“天長地久,從古到今沒有窮盡。人壽有百歲,活到七十歲的已經很少了。是什麼道能獨立在天地之間而遠離人呢?”

鍾說:“大道並不疏遠人,是人自己遠離了大道。遠離了道的人,養命不知道方法。不知道方法的人,練功不知道時機。不知道時機的人,就不會通達天地的玄機。”

疏解:

道不遠人,人須悟道。悟道能夠窮理、修德能夠盡性、練功能夠了命。

本章要點

大道是虛無的,但人通過實有可以覺悟大道。覺悟的前提是求道、修道、悟道。求才有可能修,修才有可能覺,覺才有可能悟。覺悟才知“道不遠人”、“道不難求”、“道不隱沒”。

所以,論大道,即透實有悟虛無,練功以了命,修德以盡性,悟道以窮理,“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全命、保生以合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