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幾位,劉師培是頂級國學大師,在當時與章太炎齊名;李燮和先後參加過華興會、同盟會、光複會,辛亥革命時,他與陳其美同時領導上海起義,李負責光複閘北和吳淞,陳負責市區。
李燮和一路打得很順,陳其美卻在攻打上海製造局時被俘,後來李燮和率軍攻下了製造局,救出陳其美,進而被上海起義諸軍公推為臨時總司令。誰知上海光複之後,在推舉滬軍都督的會議上,陳其美以其青幫“大”字輩的勢力,派出幫會分子大鬧會場,成功“當選”為滬軍都督,李燮和對此很是無奈。
李燮和後來又被推舉為光複軍總司令,在光複南京的戰鬥中立下大功。可惜等到黃興裁軍時,因為屬於光複會的緣故,李燮和的隊伍被裁掉,心灰意冷之下,他來到北京當起了寓公,此時靜極思動,和楊度算是一拍即合。
胡瑛來頭也不小,他曾參與過吳越行刺五大臣的策劃工作,後來亡命日本加入了同盟會,再後來回國和黃興等密謀長沙起義,因事機不密而被捕。武昌起義後,他先是出任湖北軍政府外交部長,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又被孫中山任命為山東都督,實際上隻控製得了煙台一地。等到袁世凱派周自齊為山東都督的任命下來,胡瑛自知不敵,隻好辭職走人。
多虧了黎元洪出麵調停,胡瑛才被調入京,袁世凱給他安排個“新疆青海屯墾使”的虛職,隻是麵子上好看而已。還好他和楊度是好友,資曆也夠,楊度要幹大事自然不會忘了他,而胡瑛也樂得有點事做,就加入了進來。
人湊齊了,接下來就該登台唱戲。8月14日,從袁世凱那裏領到20萬開辦經費之後,楊度、孫毓筠、嚴複、劉師培,李燮和、胡瑛六人聯名通電全國,發表籌組籌安會宣言——籌安會是楊度起的名字,取“籌長治久安之道”的意思,相當低調。
但這個宣言很高調,先是解釋了“深識之士”袁世凱為什麼一會兒讚成共和,一會兒想要帝製——當然都是為了國泰民安;接著又把古德諾抬出來,證明君主較民主為優;最後得出結論:隻有君主製,才能救中國!
宣言一出,舉世皆驚,古德諾這才發現風向不對,趕緊於8月17日召開記者會,為自己辯解。可是哪裏還來得及?帝製派要的就是“古德諾”這個名字以及可供斷章取義的觀點,至於有沒有人肯背黑鍋,那不是他們需要考慮的事。
古德諾縱然百般不肯背這個黑鍋,可事到如今哪裏還由得了他?最不堪的是,甚至人懷疑他是受了賄賂才寫的那篇文章,以至於他後來為此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當時的美國總統威爾遜之前曾任普林斯頓大學校長,古德諾作為霍普金斯大學校長,其聲望並不亞於前者。所以19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本來有意提名古德諾為候選人,挑戰力求連任的民主黨總統威爾遜。然而現在古德諾被認為有受賄嫌疑,共和黨避之唯恐不及,自不會再用他。結果是袁世凱的皇帝還沒當上,古德諾的總統夢就已經提前破碎了。這是後話,就此打住。
8月23日,籌安會在石駙馬大街掛牌成立,推楊度為理事長,孫毓筠為副理事長,嚴複、李燮和、胡瑛、劉師培為理事。果然,袁世凱聽說有嚴複讚助其事,“極為歡悅”,總算是沒有辜負楊度的一片苦心。
籌安會一經成立,立即電請各省將軍、巡按使及各團體選派代表來京,共同討論國體問題。大家都知道此會的後台是誰,豈有不捧場之理?很快,各地的籌安分會陸續開張,隻有廣東的分會以“集思文益會”命名,似乎顯得有氣節一些。其實不然,廣東之所以不冠以籌安分會之名,隻是因為粵係老大是梁士詒,以梁士詒的身份,如何肯買楊度的賬?
楊度暫時沒工夫管這些小事,他想要盡快做出成績,就得到處拉人入會,另外還有件更重要的事,就是在各界發起請願活動,呼籲改行帝製。
8月25日,籌安會在雲南會館搞了場將校聯歡會,發動軍界人士出麵請願。在現場,楊度很欣慰地看到,老朋友蔡鍔也來了。
話說從頭,1913年10月底,蔡鍔抵京,當天下午即到總統府謁見袁大總統,隨後袁世凱設宴歡迎蔡將軍,作陪的除了秘書長梁士詒之外,其餘的像楊度、陳宧、蔣百裏等人,全是蔡鍔的好友。袁世凱對於籠絡人很肯下功夫,還專門把李經羲從青島請了過來——李經羲有恩於蔡鍔,而蔡鍔內心對他多少有些歉疚,那麼有李經羲在,蔡鍔就更好駕馭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