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8章 皇帝迷夢(2 / 3)

所謂廢省改道,就是取消省一級的軍政機構,而把每個省改為幾個道,借以消解各省將軍的勢力,集權於中央。這是袁世凱早就想做的事情,隻是由於局勢紛擾需要大家賣命,所以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時機進行。

現在依然不是好時機,於是就有人提醒他:“正當籌備開國大典之際,應使將士歸心,這個事,還是再緩緩為好。”袁世凱聞聽此言,隻好再次擱置了廢省改道的大計。

除此之外,因為中日交涉解決不久,此時若召開全國性的軍事會議,難免會引起日本誤會,隻怕要惹出麻煩。因此,袁世凱決定調整計劃,改為電召各省將軍分批來京述職,首先應召的,自然就是馮國璋。

6月26日,袁世凱以購買外國軍火浮報40萬元為由,免去了徐樹錚的陸軍部次長,以田中玉代之。第二天,馮國璋就來了。

馮國璋是和梁啟超一起來的。原來梁啟超在見過袁克定之後,為了不蹚帝製的渾水,急忙把家眷從北京搬到了天津租界,隨後自己也離開北京,先是回廣東省親,之後漫遊蘇杭,再到南京拜訪馮國璋,想從他那裏探聽出點關於帝製的消息,馮便索性約了他一起進京。

對於馮國璋的到來,袁世凱給予了最隆重的禮遇,特派文武百官到車站迎接。及至兩人見麵,袁世凱不說正事,開口就問起了馮夫人。

馮夫人名叫周砥,字道如,江蘇宜興人,是明末宰相周延儒之後,人長得漂亮,在北洋女子公學學習時,因品學兼優,很受總教習呂碧成的喜歡。畢業之後,周砥被安排在了附屬小學任教,當時袁世凱還在直隸總督任上。袁總督很重視子女的教育,想給女兒及如夫人請個女家庭教師,呂碧成便給他推薦了周砥。周砥和袁家上下相處極為融洽,深受大家的喜愛,尤其和二公子袁克文最為投契,漸漸地袁世凱也把她當做女兒看待,親如一家。慈禧死後,袁世凱被逐回河南,周砥本來沒打算跟著去,卻架不住一幫學生的苦苦挽留,最後是袁克文出麵,總算說動了她,跟著袁家去洹上共患難,因此贏得了袁世凱的尊敬和感激。

時光荏苒,不知不覺十餘年過去,貴為袁家家庭教師且親如家人的周砥,轉眼年已近四十,其婚事漸漸成了一個大問題——普通人她看不上,又不要袁世凱給她介紹;而她所暗戀的當代名士袁克文,卻始終把她當做姐姐。愛情兩個字,真是好辛苦啊!

馮國璋被派去當了江蘇都督之後,為了加以籠絡,袁世凱接受袁克定的建議,決定將周砥許配給他。這是兩情相悅的事,需要好好做做工作。可是無論太太小姐們如何遊說,周老師隻是一言不發,最後還是袁克文出麵,才說得她點頭同意。隻是那心裏的傷痛,又有誰能知曉?

馮國璋妻子早已去世,此時隻有一個丫鬟充任姨太太,這天突然接到內史夏壽田寫來的信,知道袁世凱要為他做媒,且女方是名頭響亮的周道如,不禁喜出望外,當即派人送去聘禮,並多次表示要北上迎親,隻是袁世凱認為他在南京責任重大,沒讓他來。

出嫁那天,袁世凱單獨找周砥談了話,感謝她多年來對袁家的貢獻,也暗示了希望她能影響馮國璋,使之知恩圖報。至於隨時寫信通報南京那邊動態之類的話,之前早就由袁克文說到了。

談話結束,隨即由袁克定及四夫人閔氏率領婢仆及衛隊,陪同周砥乘坐專車前往南京。陪嫁花樣繁多,包括袁家上下的各色饋贈,共有幾十口大箱子,另外袁世凱個人還特意贈送了5萬元作為川資。

車抵南京,馮國璋安排鳴禮炮21響,待周砥以國家元首的禮儀。1914年3月19日,兩人舉辦了結婚典禮,那一天,整個南京城都沉浸在幸福和喜悅之中,仿佛不是馮國璋娶妻,而是全體南京人民娶老婆似的。

南京乃至江蘇之外來的賀客肯定也少不了,各省軍政首長通通派了代表前來道賀,禮金喜聯不計其數,其中以安徽將軍倪嗣衝所送的對聯最為人所稱道,流傳甚廣。

洞房花燭的事此處略去,單說過後馮國璋宴請下屬的時候,曾對秘書長胡嗣瑗感歎說:“沒想到周女士還是黃花閨女。”胡嗣瑗正不知何以作答,旁邊卻有一個手下脫口而出:“此事我們如何知道?就請大帥一言為定好了!”

這一年周砥40歲,馮國璋56歲,雖說是老夫老妻,實也可算老夫少妻,所以老馮把小周當做掌上明珠般的供著,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而袁世凱此時問起馮夫人,馮國璋少不了要當麵感謝大總統的成人之美,袁世凱是做了功課的,把夫婦二人輪流誇了幾句之後,便點評起了婚禮時來自各方的喜聯,說道:“每一副的抄本我都仔細看了,確實是倪丹忱(倪嗣衝字丹忱)的最出色。”說到這裏,袁世凱竟然一字一句地背誦起了那副對聯:

將略裼輕裘,奪龍盤虎踞,好作洞房,從茲兒女莫愁,想顧曲英姿,當不愧小喬夫婿;

家風寄蕪蔞,喜裙布荊釵,迎來瓊島,為報湖山罨畫,有執柯元首,始得歸大樹將軍。

此對聯,上聯切合了喜結良緣之地南京,“龍盤虎踞”,是當年諸葛亮對南京的讚歎;除此之外,又將馮國璋比作周瑜,且還切合了周砥的姓氏。下聯更切合馮國璋姓氏,將之比作東漢名將馮異。馮異是劉秀手下大將,人稱“大樹將軍”,指的是征戰在外,論功行賞之時,他總是躲在大樹下,從不自誇。而這副對聯,簡直把馮國璋給誇到了天上,但從藝術角度來說,卻又極其精致典雅,一如武俠大師梁羽生後來所言:“於男女人物,山川典故,均極貼切;且對馮、周聯婚的因由亦都包括在內。堪稱民初名聯之一。”

如此佳作,當然令馮國璋得意非凡,隻是時日已久,連他自己都已漸漸淡忘,而袁世凱此時居然能一字不差地背誦下來,也難怪把他這個當事人給感動得難以自持,再說起話來,自然已沒了任何戒備。

於是又閑聊幾句之後,馮國璋便率直地說道,外麵現在有許多關於複辟帝製的傳言,南方尤甚。

袁世凱從容答道:“炒作,根本就是炒作!華甫,你我是自己人,莫非你還不曉得我?是的,之前暴民專政時期,很有些人說共和製不合國情,我也曾流露過退歸田裏或者還政清室的意思;去年新約法頒布,規定總統有權頒授爵位,所以有人誤會這是變更國體的一個預兆。華甫你想,五族權利一律平等,既然滿、蒙、回、藏都可以封王封公,為什麼反而漢族同胞不能享受同等待遇?”

馮國璋點頭稱是,接著探詢道,外界都說“大爺”袁克定對此事最熱心。聽到這裏袁世凱有點激動,打斷他的話說道:“他如何做得了我的主?”接著又很坦誠地說:“以我現在的地位和權力,其實和皇帝又有什麼區別?如果說要當皇帝,隻能是為子孫打算。但是華甫你知道的,我的老大身有殘疾,老二一副名士派頭,老三更是紈絝子弟,我怎麼可能讓他們為國家負責?”——大概是1912年,袁克定和父親小時候一樣,騎馬摔傷了腿,這肯定不是遺傳,但同樣留下了後遺症,大公子從此成為了瘸子,而且瘸得很厲害。他曾專門到德國治療過,也未見好轉,所以袁世凱說他“身有殘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