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三屆人大的政治工作報告曾經提出,從第三個五年計劃開始,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可以按兩步來設想:第一步,用15年時間,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係和國民經濟體係;第二步,在本世紀內,全麵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
這是周恩來總理代表國務院向2800多名代表作《政府工作報告》。在這份由鄧小平主持起草的不足5000字的報告中,最引人注目之處,就是向全國各族人民發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偉大號召。而這一號召,報告人10年前就在這個地方提出來了,今天,他不過是又重申了這一目標。
會議期間,周恩來到天津代表團參加小組會討論。熱愛自己總理的代表們紛紛向周恩來致以問候。麵對一張張誠摯的麵孔,周恩來似乎感到已無必要再掩飾些什麼。他鄭重地向大家表示:我已經得了癌症,工作的時間不會太長了,這也是自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現在,我正在醫院裏同疾病作鬥爭,在可能的情況下,我還要繼續和大家一起奮鬥,共同實現我們的宏偉目標。
周恩來講上述這番話時,代表們痛心地發現,眼前的周總理同幾年前相比就像是變了一個人:因過度操勞,他消瘦得幾乎變了形;臉上、手上都布滿了皺紋和老年斑;動作和聲音也顯得那樣蒼老、疲憊……
在1月17日召開的全體會議上,宣布了根據中共中央提議、由本次會議任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名單。在總理周恩來後麵的副總理當中,出現了鄧小平、李先念、王震、餘秋裏、穀牧等一批久經考驗的革命家的名字。這標誌著以周恩來、鄧小平為核心的國務院新的領導班子的形成。
新的國務院任命公布後,一直為黨和國家前途命運擔憂的人們,才真正感到了安慰和希望。
2月1日下午,周恩來趕赴人民大會堂,主持有12位副總理出席,中央軍委副主席葉劍英、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列席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一開始,周恩來便開門見山地說:“我身體不行了,今後國務院的工作,由小平同誌主持。醫院是不想放我出來,但我還是想爭取每星期來和大家見一次麵……”接著,周恩來用鄭重的語氣開始宣布各副總理的分工:
“鄧小平同誌,主管外事,在周恩來總理治病療養期間,代總理主持會議和呈批主要文件……”
這時,在周恩來身邊的鄧小平正沉穩端坐,若有所思。會前,周恩來曾考慮是否由鄧來主持今天的會議,但他最終還是決定由自己來主持。其經由正如他對身邊人員所說,有些話小平同誌本人不好講,還是由我講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