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前很難判斷有多大比例的黨政官員信奉風水,但在一些“落馬”官員身後,不難發現,很多都晃動著“大師”的身影。
記者了解到,這些官員迷信風水,用公款埋單已成“公開的秘密”。一位風水業界人士告訴記者:“這些官員的錢比較容易掙,因能用公款報銷,花多少錢也不會心疼。”為此,一些風水師為了方便官員用公款支付入賬,還專門成立皮包公司。
目前在中國內地,除取名外,風水業還未能獲得合法身份。經營者在工商稅務機關辦理營業執照時,通常采用兩種策略,一種是注冊為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或類似的名字,以“房產信息谘詢”等名義進行風水活動;另一種是以取名公司的名義,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超出經營範圍從事命理和風水活動。
折射官員獎懲製度的缺位
可以這麼說,“官員”和“風水”是兩個看似毫不相幹的符號,可是一旦聯係在一起,就有了某種令人深思的意味。那麼,為何有些官員會如此不約而同執著於迷信“風水”呢?
在采訪中,很多人認為,官員信奉風水的原因極其複雜,除官員有迷信的成分外,也折射出官員強烈的“官本位”功利心態,暴露出我國的用人機製中,獎懲製度還存在嚴重的缺位。
官員信奉風水,都是其強烈的功利心態在作怪。“要賺官員的錢,就要了解他們的心理,抓住他們的強烈的功利心態。”一位風水業界人士曾向記者坦言,“首先,他們對自己的前途不是很自信,時刻擔心自己已經到手的權力、財富地位會泡湯。其次,這些大多官員貪得無厭,夢想獲得更大權力和地位。”
“官員信奉風水也暴露出我國官員獎懲製度存在嚴重的缺位,比如用人機製不健全,缺乏透明度等等。所以部分官員把不可確定的仕途寄托於風水之術,以此來彌補自己精神的虛無。”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李成言教授認為,“作為官員,希望得到重用升遷很正常,但問題是,隻有當關於官員的獎懲製度同時又是確定、可預期的,即怎樣做可以升遷,怎樣做必被查處,都明確規範、公開透明了,官員們的這種理想才能納入理性發展的軌道。”
記者調查發現,在“落馬”官員迷信風水的背後,也往往是腐敗與貪婪。因為害怕某些犯罪事實暴露,希望通過相信風水進而求得命運和神靈保佑。因為貪婪,所以總想著往上爬,總怕有一天失去自己的寶座,所以就不惜一切手段保住自己的權力,以至演出種種烏煙瘴氣的迷信風水的鬧劇。
用製度理性破解官員“風水情結”
風水作為一種民間信仰,可能還談不上有多大的危害,而作為一種官員信仰,且利用職權,把它強行拖入公共生活領域,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有關專家認為,官員帶頭信奉風水,已在社會上造成了極壞的影響,這種問題到了必須解決的時候了。
在采訪中,很多人認為,官員迷信風水有以下三方麵危害。首先,公款看風水損害著黨和政府在公眾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其次,公款私用,直接損害了國家的利益。請人看風水的官員,基本是花公家的銀子,謀個人的祈求。風水生意越旺,公眾利益的損失也會越多。第三,推波助瀾,令風水之術火中添柴。官員頻頻現身風水場所,雖不排除個人喜好,但卻容易起到某些“示範”作用。他們的這種癡迷,更有可能被“風水師”用來作為招攬生意的活廣告。
“過去對於巫術,隻要不違法,政府的態度還是比較容忍的。”中國公安大學情報學係王清淮教授認為,“但是現在風水問題比較嚴重,已經侵入了政界,部分官員開始迷信,甚至利用風水蠱惑群眾鬧事,破壞國家的經濟建設規劃。”
“風水的‘科學性’畢竟沒能得到社會公認,而在民間遊走的一些江湖術士借著看風水之名,專事招搖撞騙、詐錢斂財之舉,卻是一個客觀的事實。”李成言認為,“官員執掌的是社會公權,承擔的是公共責任。因此,國家為這種職業打造更加嚴密、公開、透明的用人製度,使其接受更多理性陽光的審視,不僅是一種職業規範,更是整個社會秩序的要求,理性的必然。”
因此,對於官員迷信風水的現象,如果隻做道德評判,是遠遠不夠的,應透過迷信迷霧,尋找製度根源。有關專家認為,消除這種現象的根本措施在於,從幹部任用製度建設、思想教育和整個社會風氣上下工夫。官員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信奉健康向上的東西;在幹部任用上不能給有不良思想的人任何機會;加大思想教育,不能說一套做一套,這才是理性破解官員“風水情結”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