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蟒山郡(1 / 2)

蟒山郡地處朱成邊境,得名之時此處本有一座深山,山中多巨蟒,但千年前那蟒山便在大戰中被夷為平地了。

如今雖沒了深山,也沒了巨蟒,但朱國立郡之時,還是取了蟒山之名。

朱成兩國雖關係緊張,但在邊境交界地區,還是有些默契的。蟒山郡便是如此,兩國非戰時,皆在蟒山郡附近留了一塊緩衝地帶,兩國邊軍駐紮之地,都離蟒山郡還有些距離。

朱國在蟒山郡的守備軍也不過是做前哨罷了,蟒山郡地勢開闊平坦,也未築起堅城,算不得必爭之地。若真起了戰事,丟便丟了,再打回來也不是難事。

這近百年來,蟒山郡都是歸朱國所轄,但以朱成兩國的關係,指不定哪天戰事一起,蟒山郡便易主了。

長此以往,蟒山郡民風便彪悍起來。兩國也有不少犯了律法的江湖人在蟒山郡落腳。

也恰恰因為蟒山郡地勢開闊平坦,便於通商。所以即是兩國邊境,卻又也是商路所在,各路連接朱成的商隊,都走慣了蟒山郡。

做生意講究的是和氣生財,能不動武解決的,便都談了條件。這民風彪悍的蟒山郡人,自然是不好做生意的,可眼瞅著商隊來往,賺得盆滿缽滿,蟒山郡百姓自然也是想分一杯羹的。再加上江湖客的影響,便催生了蟒山郡獨特的江湖文化。

蟒山郡人在規則之內拉幫結夥,上到與商行總號談判收取歲金,下到跑腿引路迎來送往,三教九流,各行各業皆有蟒山郡幫派的影子。

蟒山郡最大的三家客棧,便是蟒山郡三個最大的幫派經營的。

三位幫派龍頭各踞一方,控製著蟒山郡大小百餘堂口。蟒山郡裏有任何風吹草動,皆逃不過這三位的眼睛。

幫派控製下的蟒山郡對來往的商人來說,卻也是件好事。使了銀錢,少些麻煩。畢竟對於行商的利潤來說,在蟒山郡使的這些銀錢,不過是九牛一毛。

蟒山郡的幫派也是有規矩的,拿了人銀錢,便是要辦事的。若是有打點過的商人在蟒山郡失了財貨,不出半日,便有專人將連竊賊帶財貨奉還。若是失了財貨,走了竊賊,便由收了銀錢的幫派按照貨物在蟒山郡的市價雙倍賠償。

蟒山郡的上百堂口,與其說是幫派,倒不如說是幫派組織下的服務行業。

樊二勝便是蟒山郡服務行業的三位龍頭之一。

也是三位龍頭中,唯一一位外鄉人。蟒山郡的幫派多是宗族之間承襲,靠血緣維係幫派,唯有樊二勝,是從丹城滬深來的蟒山郡,如今的氣象也是自己一刀一槍拚出來的。

樊二勝前半輩子可以說是槍林劍雨裏滾出來的,十七歲參軍,正趕上了朱成螣越四國混戰,在戰場上結識了一幫過命的兄弟,其中一位正是這蟒山郡人。

那兄弟在戰場上替樊二勝擋了一刀,重傷不治,樊二勝家中兄弟六個,那兄弟卻是獨子。樊二勝輾轉來到蟒山郡,本是為了替那兄弟為二老養老送終,卻為了生計,稀裏糊塗入了幫派。

要說樊二勝也是個人傑,從跑腿迎客開始,硬生生混成了堂主,還將聚賢幫老龍頭的女兒娶回了家。

那時聚賢幫因為失了客商的財貨,若是追不回來,便要賠個底兒掉。

但偏偏那劫了財貨的蟊賊落在了途徑蟒山郡的宴家子手裏。這財貨也就被宴家當繳獲的賊贓入了自己口袋。

大成宴家男兒以勇武著稱,同時卻也是大成最大的軍中望族。

這財貨到了宴家手裏,聚賢幫的老幫主也犯了難。若是不要,自個兒賠個底兒掉。但若是朝宴家討要,無論成不成,要是觸怒了宴家,這聚賢幫在蟒山郡怕是也待不下去了。

老幫主左右為難之時,正是這樊二勝越眾而出,自告奮勇去那宴家軍寨討要貨物。

老幫主當即許下承諾,無論樊二勝能不能將貨物要回來,這下一任的聚賢幫龍頭,都非他樊二勝莫屬了。

是夜,樊二勝單槍匹馬入了宴家營寨,第二日還真就帶著丟失的財貨回來了。

老幫主大喜過望,將財貨歸還客商之後,卻也沒忘了自己的承諾,當年便退居二線,將整個聚賢幫的基業都交給了樊二勝。

數十年間,樊二勝領著聚賢幫雄踞蟒山郡,將近一半的來往客商,都在樊二勝手底下的客棧食肆落腳。

這麼些年也不是沒生過事端,隻是都叫樊二勝一一化解了。

時至今日,樊二勝也成了這蟒山郡的二勝爺爺,即使另外兩個幫派的龍頭見了樊二勝,也得尊稱一聲二勝爺。

蟒山郡百姓或許不知道蟒山郡守是哪位,但卻無人不知曉這聚賢幫的龍頭。

如今樊二勝年紀大了,便喜歡一個人坐在自家客棧的角落裏,瞧著來往的商旅行人。

今日樊二勝便像往常一樣,

一爐炭火,

兩壺烈酒,

三碟小菜。

舒舒服服窩在自家客棧二樓靠窗處,打眼觀瞧著來往的行人。

客棧旁邊兒還有一處唱戲的棚子,這蟒山郡的老人都知道,這棚子也是為了方便樓上的這位爺聽戲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