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尾聲(3 / 3)

郵電局的人又說你長得這麼漂亮叫王妃可是名副其實哩。她便不再作答,趕緊從眾多信件中查找出日期最近的一封,郵戳上的時間是一九七九年十月二十日,發信地址是S省永樂縣群眾藝術館。捧著這封信她失聲痛哭起來,也不怕當著郵電局那麼多人的麵。三天之後她便來到了張撰所在的地方,那是一座被風沙彌漫著的小城,大街上幾乎見不到一棵樹。她找到了縣群眾藝術館。她說那一刹她一下子變成了一個瘋女人,一踏進藝術館大院便高聲呼喚張撰的名字,一聲連一聲地呼喚。聞聲從各屋擁出很多人,裏麵卻沒有張撰。她仍然大聲呼叫,張撰呢?張撰在哪兒?一個人說張撰去世了,你是誰?又一個補充說已經一年多了,你是他什麼人?她說到現在她還感到奇怪,聞聽張撰的死訊她竟然沒怎麼吃驚,也沒哭,隻是怔了一會兒便離開了那個張撰“改正”後工作的地方。她說也許是信件中斷這一事實早在她潛意識中投進了不祥的陰影,一進院便高呼張撰其名不過是意欲驅逐內心中的恐懼。她可悲的永樂縣之行隻是落實張撰的死。

她說畢這個過程淚水又不由自主地流下來,哽咽說道,我對不住張撰。我欠他的情,欠得太多太多,可已經無法償還了,永遠也沒有機會償還了。說到這兒她用手捂住了臉,淚水從指縫裏往地下落。這時我頭腦中跳出“悲痛欲絕”四個字。是的,不如此王妃斷不會在這樣的場合哭泣不止。我心裏也泛起一陣酸楚,待穩定了一下情緒對她說,張撰是在期待愛情、期待新生活中離開了這個世界,應該說他是幸福的。要知道許多五七人是遠不及的。我這麼說並非是廉價的安慰,而是一個失愛的人真切的內心感受。不過我的話卻也起到了某種寬慰的作用,王妃漸漸止住抽泣,從臉上移開手,用淚眼望著我說,張撰在信裏也是這麼說的。他說他是他們藝術館最幸福的人,他說即使等不到與我團聚的那一天,他也能含笑而去,因為他心裏裝著真實而甜蜜的愛。她停停又說,我想張撰寫最後幾封信時就已經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因此才極力安慰我。

他說他是在我樂嶺認識並愛上了我,又在永樂縣等待著與我的團聚,這兩個帶樂字的地方,不正昭示出他的人生注定會其樂融融其樂無窮嗎?王妃說這話的時候,我眼前便浮現出張撰總是蕩著笑意的彌勒佛似的圓臉,我想也許是他想通過自己的笑來禪釋他的“美無所不在”的理論吧。也許是這樣的。他和王妃的愛情盡管以悲劇結束,但卻是很美很美的。為什麼不可以這麼認為呢?陡然響起的廣播聲使我和王妃同時從往事的遐想中回到現實。廣播說那列西行的火車很快便要開出。王妃慌慌張張伸出手與我道別,之後急急匆匆向月台前方奔去。我沒有動,靜靜凝望著她那裹著長羽絨服的俏麗身影,直到這身影在一節車廂的門口消失。接下去便是在電影中已司空見慣的鏡頭:主人公(王妃)剛剛登上火車,火車便緩緩向前開動。望著巨如蟒蛇般向前蠕動的列車,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的一個嚴重的錯失,沒有向王妃索要她的聯絡地址。這意味著這次與王妃分別後再也不會有重逢的機會,想到這裏便感到無限的失落與憂傷。盡管我也曉得這意想多少有些沒來由。這時漸漸加速的列車已經駛離月台,被車身卷起的風拂起了月台上一層厚厚的積雪,雪塵又立即將整個月台彌漫住,我隻覺滿眼都是茫茫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