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京畿秋千架 (3)(2 / 3)

這樣記下來的東西看起來雜七雜八零零碎碎,就像搬家將家中的壇壇罐罐一應的東西全堆放在大門口。——五月裏我首先能記起來的是四日。五四青年節。星期六?不錯是星期六。天氣很晴朗。吃早飯時在食堂見到馮俐。她換了件灰藍色列寧服,很精神。從她的裝束我想起昨天她告訴我今天去參加中國青年歡迎伏羅希羅夫的集會。我說你去嗎?她笑了下說去。她說活動完了去王府井。我問去不去書店。她說去。我說去就替我買本漢俄小辭典回來。她說行。這時走來了程冠生。程說你們小兩口在唧喳個啥呢?好不好公開公開?馮俐說去去去,再胡說八道就不理你了。都笑了。馮俐又問程要不要捎東西?程說羅鍋子上山前(錢)上緊呐,口袋空空買個屁!我說要屁好說,立馬就給還是熱的。馮俐瞪我一眼說別惡劣。喇叭廣播了,說參加集會的同學吃過飯立刻到大辦(大學辦公室)樓前上車。馮俐說我走了。

各係都貼出紀念“五四”活動告示。中文係的活動很出新——修廣場。由係總支書記範宜春帶領。他的即興動員很有感召力,說廣場是民眾和民主的象征。廣場沒有台階,人人平等。K大的廣場是五四運動的發祥地,意義深遠重大,我們要發揚五四的傳統,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作用。範的講話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下午中文係在大教室討論《長生殿》,我有興趣,早早去了。《長》劇是清初戲劇家洪升的傑作,它描寫的是唐代君王李隆基和妃子楊玉環的愛情故事。對這一作品的主題人物性格和時代背景等,三年前中文係已進行了一次討論,但當時對展開學術討論的精神領會不夠,討論不夠實事求是,效果不太好,也沒能繼續討論下去。這次討論是學校第四次科學討論會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納入了中文係響應號召積極參加鳴放的活動中。討論會由吳寶中係主任主持。首先是徐宏仁、周永昊兩位青年教師宣讀了他們的論文,題目是《長生殿的主題思想究竟是什麼?》觀點是:《長》劇的主題歌頌李(隆基)楊(玉環)的真摯愛情,特別是頌揚了楊玉環的癡情。作者認為盡管作品中暴露了帝王宮廷的腐敗生活和封建王朝顛覆前的昏庸景象,也表現了郭子義、郭從瑾、雷青海等人的愛國感情和民主思想,但卻不能把這些思想內容提升到作品的主題思想地位上來。

之後展開討論,發言者很多,觀點各異,可歸納為:一,洪升所以寫《長生殿》是基於被李楊愛情故事所感動和作者所處的動亂時代,因此不能把作品的愛情描寫和它的社會意義分割開來;《長》劇的主題不能單用愛情來概括。二,不能孤立地看愛情而忽視了社會意義,性並不等於愛情。愛情是人類發展到一定時期才產生的,李楊之間沒有真正的愛情;李隆基是個色情狂,而楊對李則是不得不“愛”,否則便要被打入冷宮。三,認識洪升所處的社會環境很重要,對理解《長》劇的主題有幫助,洪升寫《長生殿》是要借這個故事抨擊當時的社會,因此首先應從思想意義上來理解《長》劇的主題思想。另外還有人提出了折中調和的觀點,認為《長生殿》的主題思想完全強調社會意義不適合,完全強調愛情也不適合。二者俱備,盡在其中。整個討論的過程很熱烈,發言很踴躍。爭鳴氣氛濃鬱。最後吳主任做討論會總結。他認為討論會爭鳴得很好,希望今後能繼續爭鳴下去(“爭鳴”成了最時髦用語)。

晚飯去食堂的路上遇見程冠生,我問他為什麼不參加《長生殿》的討論會。他說S大的一個高中時代的同學來找他,我問是不是來過幾次的那個姓葛的小個子。程說是。我對葛小個子沒好印象,對程說沒必要和他搭連。程說他來是想告誡我在這次整風運動中不可輕舉妄動,也是好意。我說你對此怎麼看,程說我仔細研究了《人民日報》五月二日發的那篇《為什麼要整風》的社論,覺得中央的態度是堅定的,觀點也是嶄新的。比如其中有這樣的論述:無產階級革命,如馬克思所說,經常批評自己,自己批判自己,是為了從過去的缺點錯誤中取得教訓,為將來的勝利準備條件。事實上無產階級的曆史性勝利常常是隨著徹底的自我批評而來的。他說我覺得不應以懷疑的態度對待中央的錚錚言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