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3 / 3)

因此,完全可以說,卜副省長的這次陽城之行,按照廖誌國與黃一平的預期,收到了意料之中的成效。而這一切充分證明,此前在海北出租車問題的查處上,廖誌國製定的基本原則、方略,以及黃一平據此所設計的全套操作方案,包括後邊的具體施行過程,是何等聰明、科學、得當。

此後較長一段時間,廖誌國就像一個慣於複盤的象棋高手,閑來無事經常與黃一平兩人相向而坐,細品香茗,將那盤殘局反複回味、把玩,構想出一個又一個假如,也從中體會到無窮的樂趣。

“假如我們緊緊抓住那個東方公司不放,會是什麼結果?唔?”廖誌國問。

“那這個案件可能就不是我們陽城紀檢、檢察部門能辦的了,弄不好得上交到高層。說不定,捅下的不是一個馬蜂窩,而是天上會掉下一隻角來哩。”黃一平回答。

“假如真的天上掉下一隻角了,會有怎樣的影響?”廖誌國又問。

“事情查到底,最大的可能是於樹奎和海北一幫人跑不掉,‘三劍客’恐怕全得進化鐵爐,省裏的大樹不倒也得脫層皮。不過,也有一種可能——這邊案卷交上去了,上邊忽然有什麼人發話了,或是著眼於保證政治穩定,或是出於維護和諧大局,總之,任何一個理由都可能將事情辦成一鍋夾生飯。然後,我們這邊就成了最大的罪人,最慘的可能不是他們,反倒是我們。”黃一平又回答。

“假如我們不把材料移交給海北,那麼局麵又將如何呢?”廖誌國還問。

“案件留在市裏,看起來主動權在我們手上,但會有很大的後遺症。試想一下,任潮湧、吳少紅們提供的那些情況,查或不查都會有很大的副作用,等於是將一塊燙手山芋窩在我們手裏了。而現在,交給海北縣委處理,將來即使有什麼反複,會有於樹奎奮力頂著。對我們而言,依然進可攻、退可守,始終攻守兼備、進退自如。”黃一平的答案,始終順著廖誌國的既定思路。

“哈哈哈哈!”廖誌國已經很久沒有爆發出如此爽朗、開心的大笑了。

“一平啊,你已經完全成熟了,成熟到離一個政治家越來越近了。現在看來,把一個縣交給你,我也就可以放心了!”廖誌國的話發自內心。

“廖書記這是對我的鼓勵。就我這點水平,距離您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再說,這幾年即便有些進步,也是廖書記您苦心栽培的結果。”黃一平道。他明白,作為一名成熟的秘書,越是當下氣氛融洽、情緒熱烈,越是需要百倍的冷靜與理性。很多不經意間的馬失前蹄,正是誕生於溫馨氛圍中的忘乎所以。

當然,黃一平在與廖誌國進行上述對話時,也不時變換另外一種角度思考:前一時期,假如那些狀告廖誌國的匿名信,對手真的掌握了一兩個真憑實據,上邊也有實權人物使用同樣的手段,那麼,還會有廖誌國的今天嗎?

黃一平的內心自問,當然不敢發出聲來。可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擔憂,他才慎重對待海北案件,並始終牢牢抓在自己手中,使之控製在不致失控的程度。否則,有可能玉石俱焚、兩敗俱傷,誰都沒有好下場。這,也許才是官場真正的險惡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