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吳霸越”之功,範蠡被封為上將軍,文種也官至高位。君臣設宴慶功,群臣皆樂,勾踐卻麵無喜色。範蠡觀察到這一細節,立刻引起深深思索: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勾踐這個人可與之共患難,不可與之共安樂,現在聲名至尊,功高蓋主,如不激流勇退,恐怕難以善終。

於是範蠡上疏辭官,在一個深夜,帶領家屬和手下,攜帶金銀細軟,駕一葉扁舟泛於江湖,開始了經商致富之路。範蠡跳出是非之地,又想到風雨同舟的同僚文種曾對自己有知遇之恩,遂投書一封,勸說道:“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富貴,你為何還不離去?”

文種看到書信後,認為言過其實了,他相信越王決不會忘掉他這個功臣的。但後來見越王勾踐不再像以前那樣器重他,對他推心置腹,方範蠡像如夢初醒,便假托有病,不複上朝理政。然而樊籠已下,豈容遠飛。後勾踐誣說文種圖謀作亂,便賜劍一把,令其引頸自殺。

曆史是用鮮血寫就的,但是後人並沒有吸取前人的教訓,反而不斷地重蹈覆轍。有一些企業,剛開始大家能夠齊心協力,後來企業搞大了,大家則開始互相指責,以至於反目成仇。

本來在北京城小有名氣的“九頭鳥”如今不得不被模仿成“九頭鷹”、“九頭鳳”,既影響了聲譽又削減了實力。曾聽“九頭鳳”的老板史氏兄弟提起一家人初進京城創業時的艱難與終於開拓出了自己一方天地的繁榮。一家企業從創業、發展到互相攻擊,這不禁讓人又想起曾經聲名遠揚的另一企業——“傻子瓜子”,它們也是也是隨著企業的發展,內部矛盾日漸激化,管理者之間糾紛不斷,甚至要對簿公堂,最終“傻子瓜子”煙消雲散。這創業容易,守業難也是“共苦容易同甘難”的另一種真實的寫照。

創業之後,雖然集團內矛盾仍然無處不在,且往往在內部愈演愈烈,需要大家團結和齊心協力,相互體諒,彼此尊重,民主協商,可在感性上,誰都希望過得更快樂一些,這種快樂往往不可避免地觸及他人的利益,甚至以他人的不幸和不快為代價。在困難麵前,人們往往依靠理性來維持自身的生存與發展,要求不高,差不多就行。一旦否極泰來,幸福駕臨,人們便感情衝動,欲望也從心底冒出,日漸膨脹,這時候自私自利的本性就得到發展。此所謂“共苦容易同甘難”。

中國人常說: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所以窮困潦倒之際,人情最難得,朋友很珍貴。一旦運氣來了,人們的身份變了,需求也和以前不在一個層次了。但是,事業的發展,成就的取得,需要上下一心,眾誌成城。隻有領導者與下屬真正能甘苦與共,方能形成一個真正有戰鬥力的團隊,才能在這個激烈而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