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利用投資房產致富(1)(1 / 1)

幾年前,我在北京遇到一位外地人。他問:是不是北京人都是百萬富翁?

我驚奇地問:誰說的?

他說:聽說北京一套住房就要上百萬,有房子的都是百萬富翁。

你身邊的有房族是百萬、千萬富翁

僅僅前幾年,這聽起來還似乎誇張,尤其是在還在奔“小康”的中國,但是很大程度上是事實,尤其是在今天,中國房價經曆了幾年“瘋狂”後。

比如我有一個朋友,是在中國軍隊機關供職的校官,這類級別的官員,包括同級的國家公務員,市府區府、各級局委辦官員,在北京大概有幾十萬。

那位朋友多年一直住著部隊機關分的一套三居室,現在已經辦了產權證。2004年又買了一套三居室。現在兩套房子的價格,已經遠遠超過500萬。

這種情況,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的機關幹部、公務員、公司經理、學校的老師教授,甚至一般市民中已經很普遍。

2009年初,我在北京坐出租車,司機告訴我,他家是城區拆遷戶,用拆遷補償金按優惠價買了三套房,當時已經價值600萬。

到了2010年,因為北京城區房價在2009年―2010年的漲幅,他三套房的價格應該超過1000萬!一個普通但是精明幸運的出租車司機!

而更重要的是,這些房產在未來若幹年內,能持續不斷為這些家庭帶來房租收益,並坐享房價升值的收益。

近年來,由於中國經濟的持續向好,中國各城市房產持續升值,許多城市房地產價值大幅攀升,甚至翻番。更製造了大批“有房族”百萬富翁。

如果加上北京等城市的有房老居民,許多中國中心城市的有房族、兩房族,已經以百萬計。

2006年後,股權製度改革引起股市大漲,許多股市獲利者轉而購置房產,進一步推動房價高速上漲,政府屢次打壓而不成。

直到2008年初,在政府的綜合打壓措施下,中國各大城市的房價才開始穩定或回落,但是中心城市的房價已是“天價”。而不久又出現更誇張的暴漲。

因此那位外地訪客說得一點不錯,不僅北京,其他大城市,中國城裏人僅僅因為有房而躋身百萬甚至千萬富翁的已經以千萬計。

後悔藥——全球一代代人都在品嚐的苦澀滋味

我認識一位女士,她和先生幾年前來到北京,想買房子,相中了北京東城CBD商圈邊的富力城公寓,當時7000元一平方米。他們覺得價高,轉了一星期,相比還是那裏好,於是回來,發現已經漲到8000多,夫妻後悔,但是覺得更不能買。

一個月後,他們比來比去,覺得富力城即使貴,貨還是好,於是又回來,結果發現已經漲到1萬多。他們幹脆放棄了買房的想法。

2007年6月,我因事去北京,順便看了看富力城的房價,最便宜戶型每平方米1.4萬元,已經不低了。

到10月份,我有個朋友想買房,我建議他去富力城看看,因為富力城高,北京其他樓盤也不低。等他到了那裏,發現已經漲到每平米2.4萬元。

對我們驚訝的問題,經紀人笑著說,富力城的“住戶”,多數已經第三、第四手的房主。也就是說,買後再賣套現了至少幾十萬元利益的受惠者,已經換了好幾茬。

你是否會永遠追不上

現在富力城的房價應該至少4萬~5萬元一平方米。麵對這樣“劇變”的高價位,那位朋友當然不願再買。可是他問我一個北京和全國計劃購買者都會問的問題,如果再不買,會不會像前麵那對夫妻一樣,永遠追不上?

2001年—2005年,尤其2006年,同樣的故事在美國也上演過。有的人甚至上午買房下午賣,倒手就賺錢。不管這是否“正常”,是否太誇張,但是它證實了一個事實:

房子過去對美國人,現在對中國人來說,已不再是一家人固定居住的幾間屋,而是最具升值潛力的商品,甚至像美國《新聞周刊》說的那樣,是許多家庭的“自動取款機”。

僅僅在2005年—2007年兩年間,因為買賣房產,或自住房價升值成為百萬或千萬富翁的中國人,也應有上千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