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大家前來參加我父親的追悼會,盡管到現在我都依然希望這隻是個夢。
我的父親,是個如太陽般的人,隻要有他在,身邊的人都感到快樂開心溫暖;他也是如大山般的人,隻要看到他,心中便覺得踏實安心。我們都已經習慣了仰望和依靠他,他對我們,就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心靈導師。
他的一生,都傾盡在鍾愛的學術研究上。他的學術影響遍及海峽兩岸,他的學生都在各行各業成為棟梁,從他的課上獲益的人不計其數。他為了推廣學術惠及更多人,帶領團隊,走進各大高校、西部教育一線、災區、監獄、少管所,可以不計任何報酬夜以繼日地工作、講學,甚至挽救了很多瀕臨絕望的生命。他如待兒女一般悉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學生,無微不至的照顧身邊的工作夥伴,給學生和夥伴們提供各種幫助和機會,因為看到他們成才,也是作為老師最大的滿足。而他的灑脫與豁達,他快樂的生活方式,也一點一滴地影響著身邊人。他的智慧與人格魅力,折服無數人成為他的追隨者,成為學術界的領袖,桃李滿天下。
現在,我非常想念我的父親,父親的愛如山一般深沉,卻無時無刻不圍繞在我周圍。每年生日,他都會給我準備禮物,每次回家,我們都會一起出去遊玩,享受天倫之樂,每當我有了工作和人生上的疑惑困頓,也總是他開導我帶著我走出迷茫。我人生路上前進的每一步,都離不開他對我的陪伴和指引。雖然我總是跟他任性、鬧小脾氣,可我卻是發自肺腑地愛他、崇拜他。每當看到他在講台上的風采,看到他備課時的敬業,看到他無私地幫助學生和前來拜訪他的每一個人,聽到他一堂堂精彩而深刻的課,我都為自己有這麼一個偉大的父親而驕傲。每每看到他和媽媽玩笑似地小拌嘴,看到他為了讓媽媽更好的入睡幫她捶背捏肩,看到他每次出差都能盡量安排媽媽一起出去遊玩,我都為他們的感情真摯而感動,他們的相敬如賓,他們的恩愛甜蜜,是眾人豔羨的“神仙眷侶”。他對我的外公外婆和爺爺奶奶,更是孝順有加,隻要工作閑暇,他都會盡量前去陪伴,出行時陪伴左右,無微不至,對親戚朋友同樣真心相待。認識他的人無不由衷的稱讚他、敬佩他。我最愛跟隨他和他的團隊遊曆山水中,感悟文化的魅力,學習他“將文章寫在大地上,將學問做在山水間”的灑脫,他的好朋友們總是會收到他一首首遊曆後即興發揮的打油詩,感受著他的快樂。而就在不久前,我們一家還第一次全程自駕遊玩了福建土樓。我是如此習慣了有這麼一個堅實的依靠,可以讓我開開心心的生活、奮鬥、闖蕩。我也是如此習慣了有這麼一個榜樣,自己學會了堅強、樂觀和豁達。
人生總是有那麼多難以預料的無常,意外悄然降臨,天使要將他帶走,我們的天塌了下來,但是我們還依然站立著。我還沒有緩過神,就一夜長大。父親生前的光輝灑向了各處,照亮了無數的地方,溫暖了無數的人。現在他離開了,他的人生價值卻體現的淋漓盡致,三位國家督學發來哀悼信息,無數親朋好友通過電話短信郵件微信微博寄托哀思,甚至從五湖四海趕來看他,各級的學生們全部凝聚一致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香港台灣澳門的專家學者們電話打來泣不成聲,表達三地學者對他在學術界的敬仰和尊敬。一位教育界的前輩說:“你父親是中國生命教育最重要的理論創建者,他的離去時教育領域的一個重大損失,中國生命教育失去了一個不可替代的領軍人物和精神領袖。”甚至有位老師說“願以我一死,換來你父親一生”,還有一位老師說“願派遣安慰天使陪伴在你們左右,賜下平靜安穩的心給他的家人”,等等,太多太多的關愛和惋惜讓我們感動和溫暖。
今天,我們在這裏全部陪伴在他身邊:在這裏,我要代表我的家人、代表我父親,感謝父親的單位對他的培養,感謝所有家人、朋友們的陪伴和幫助,也感謝所有他的學生們對他的敬愛。我要感謝兩岸四地的專家學者們的慰問,感謝從北京、雲南、武漢趕過來的親朋好友們,也感謝我的好朋友們從北京、安徽趕過來,感謝我的單位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培訓交流中心、我媽媽的單位江西省新聞出版局和中文天地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感謝父親的單位南昌大學和江西師範大學。逝者已逝,我們所有人要繼續用我父親生前喜愛的狀態、秉承他的人生精神,堅強樂觀的生活下去,我相信,這也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爸爸,如果還有來世,我們一定要再找到彼此,我還要繼續鬧我的小脾氣,跟著你賞遍好山好水,我還要做你的女兒,跟你開開心心的生活。
爸爸,請安息吧,一路走好,願天堂平靜美好,幸福安詳。
鄭瑤
2013年2月19日
此文係鄭曉江教授女兒鄭瑤在父親追悼會上的答謝詞,附錄於此,權作跋,以資永恒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