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後來呢,又如何了呢?”蘇珊問道。
“戰後象征意義上的聯合統治,實際上的三不管地帶,大梅克倫堡地區崛起了數個大獨裁者,他們各控製著一座城市數十萬平民,而原本的藝術之都,則由這幾名獨裁者聯合掌握,將一個好好的千年古城分割成多塊。弗琴裏恩在稱為藝術之都之前被稱為角鬥士之城,大梅克倫堡在古精靈語中就是不屈者的意思,梅克倫堡的國民一直就尚武,在接受了詩歌與藝術之神之後,人民雖然愛上了繪畫,建築,詩歌等,生活過的極其奢靡富足,但是角鬥士文化一天沒有丟下,幾乎每個城市都有角鬥場,藝術之都的大角鬥場也是全奧伊爾丁最大的角鬥場,滿額可容納觀眾十萬人的巨型角鬥場。而那些最終掌控了藝術之都控製權的獨裁者,大部分都是曾經的大地主,雖說一些主業並不是角鬥士主,但是幾乎每個手下都有角鬥士學校,培養之忠於他們家族的角鬥士。在控製藝術之都之後,他們更加肆無忌憚的擴張,埃利奧特與神聖艾倫不讓他們過多畜養軍隊,他們就變相的通過培養角鬥士來彌補。據估計,現在的大梅克倫堡地區高達600萬的人口中,有20萬各級角鬥士,都分布在大大小小的地主手中,他們以之為樂。甚至那些小型的角鬥場開幕,不死幾個低階角鬥士幾乎都不算精彩。每個月都有大型角鬥士比賽,每年都有全弗琴裏恩的淘汰賽,而每四年舉行一次全奧伊爾丁的所謂的爭奪角鬥士之王的比賽也被延續了下來,勝利者除了獲得角鬥士之王稱號,巨大的榮耀與金錢外,還能獲得自由。許多來自奧伊爾丁的各國貴族,都會在那持續半個月的角鬥士之王比賽中來到這裏,就是為了體會那最原始的血腥感。”
“這麼說這個迪恩.馬克西姆,就是獲得了角鬥士之王稱號的角鬥士了?”蘇珊問道。
奧菲利亞點了說道:“馬克西姆是14年前,第一百四十二屆角鬥士之王的勝利者,據說年輕時他還是弗琴裏恩王室的禁衛軍,不知怎麼就淪落到成為角鬥士。他脫離了他奴隸的身份,並獲得金錢開辦了屬於他個人的角鬥士學校,他隻收孤兒或是貧民之子,許多慕其名而去的孩子都刻苦的練習,他的角鬥士學校像是有某種魔力一般,出了許多的各級冠軍,這也使得他名聲大振。他的角鬥士獲得了許多四處“巡演”的機會,讓奧伊爾丁更多的人都了解到了他。說到這個馬克西姆也非常的奇怪,在奪得角鬥士之王稱號時,他已經是一名聖域者。要知道這個等級在奧伊爾丁也算是絕對的強者了,他還僅僅處於頂階時就有哲坦德的貴族向他拋出橄欖枝,用巨額金錢向他的主人購買他的賣身契,給予他自由,並雇用他做自己的衛隊首領,成為角鬥士之王之後,各種邀請都是不斷。但是他一一拒絕.”
“角鬥士不是奴隸嗎?還有權力選擇自己的未來嗎?”蘇珊問道,以她對角鬥士的了解,奴隸是需要絕對服從的。
奧菲利亞解釋道:“向他這樣等級的角鬥士,就是一顆搖錢樹,如果能最終獲得角鬥士之王,對其主人的聲望也是極大的提升。所以一個有潛力的角鬥士,其主人都不會賣出他,除非要購買者確實地位極高,或者勢力極大,鐵了心要得到馬克西姆,何況馬克西姆自己也如此堅持。他成名後在藝術之都郊外一座小山上開辦了他自己的角鬥士訓練營,把幾乎所有的金錢都投入了進去,放著優厚的生活不取,執意要經營角鬥士這樣低賤的事業,真的令人不解。不過他的訓練營收容了大量的孤兒與最貧苦的孩子,這點倒是值得人稱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