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可是老爸的節日,暫時先推掉朋友的聚會,早點回家,不為別的就為跟老爸說說話。吃飯時陪老爸喝盅酒,飯後陪老爸散散步,晚上也不跟老爸搶電視了,這天凡事以爸爸為中心。
禮物之九:為老爸下廚
平時因為工作忙,多有應酬,那今天就讓老媽歇一下,把廚房爭取過來自己動手,為老爸親自下趟廚房。手藝欠佳不要緊,關鍵是你今天所做的飯菜已經多了一劑“調料”——對父親的祝福。這肯定讓老爸們吃起來感覺不同!
注意:最好清楚爸爸有什麼特別喜歡吃的菜!
禮物之十:休閑類
書:一本老爸心儀作家的新作,或和他嗜好相關的書。
唱片:如老爸愛聽的老歌、相聲等。如果他沒有隨身聽,順便一起送。
雜誌、報刊:訂一份他喜歡的雜誌和報紙。
禮物之十一:園藝類
養花侍草是不少老人家喜歡的閑暇活動,所以子女可選擇送種子、盆栽植物或園藝工具。
禮物之十二:鮮花
一束黃色康乃馨或石斛蘭,以表達對父親的尊敬和感謝之情。在日本、中國台灣等地,石斛蘭被視為“父愛之花”。此外,白月季、三色堇、臘梅也是父親節的理想禮品。
如果你父親是個經常出去社交的人,可以送社交用品,領帶的話女性的眼光可能和男人不同,建議不要送,手表和皮帶倒是容易眩還可以送剃須刀,男士香水等。
如果你父親是個顧家的人,可以送點家用必須品,比如廚房刀具(前提是他喜歡做菜),或者折疊晾衣架,這樣他也不會說你亂花錢。
關鍵要看你父親的個性、行為以及你的家庭背景而定。
如果你父親並不喜歡你隨便花錢的話,還是考慮節省點的好,做頓好菜犒勞一下。年紀大了,最希望看到的是自己的子女有出息,整個家庭有溫情。中國人自古以來就講究“禮尚往來”。職場人也少不了以送禮的方式來聯絡情感,還還人情債。但一提到“禮”,很多人就會聯想到“拍馬屁”、“圖表現”等敏感字眼。尤其是向上司送禮時,不少人因為上司給予自己不少指點,想把謝意轉化成禮物。可禮物太輕,意義不大;禮物太重,又有“行賄”之嫌,分寸拿捏愁煞人。而站在受禮者的角度,那些在商場和人情中“千錘百煉”的職場人,對禮物都有一種本能的警惕。所謂“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如果你想通過送一份昂貴的禮物,來達到你索取什麼的目的,當然很難如願。搞懂這個道理不難,難就難在操作上,送領導、送客戶、送同事,你送禮的功夫是否到家,能否做到既不顯山露水,又能夠打動人心呢?
利禮相關,先禮後利,有禮才有利,懂得這點,求人公關易如反掌。
古人雲: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意思是說,穿了別人的衣服,懷裏就會裝著別人的心事或隱憂。換句話說,收下了別人送來的禮物,就得為別人辦事。所以,要想求人辦事,就得首先學會給別人送禮。
當然,求人辦事,送禮送得好,方法得當,會皆大歡喜。送得不好,被人擋回,便覺得窩心。所以,求人送禮要掌握技藝。
雷華在一家國企上班兩年多了,業績一般,也沒有籃球、乒乓球之類的特長,屬於默默無聞的那類。眼看春節快到了,一天晚上吃飯的時候,媽媽提醒他:“應該給你們單位的領導送點禮了,這兩年來,他們對你挺好的。”晚飯後,他和媽媽一起到商場裏買好了東西,燕窩、西洋參、紅酒……
領導的家住在哪裏,雷華不知道,也不知道向誰去打聽。第二天早上,雷華早早帶著禮物來到單位。停好車,打開後備箱,雷華開始發怵了,這些禮物要不要拎到辦公室去?想了很久,他決定,趁現在時間還早,趕緊把禮物拎到領導的位置上。
當雷華像做賊似的拎著禮物來到領導的辦公室,沒想到領導已經在那裏了。更難堪的是,還有另一個人正在跟他談事情。雷華結結巴巴說明來意後,領導尷尬地把自己的車鑰匙交給他,示意他將這些東西放到車裏。
雷華恨不得找個地洞鑽下去,萬分後悔自己沒有事先探明情況。正鬱悶間,他找到了領導的車,打開後備箱將東西放進去,轉身離開時,正和另一名同事撞個正著,雷華的臉刷地一下紅了。
在一家物流公司上班的張倩也遇到過這樣的尷尬。
張倩的父母是養大閘蟹的,去年中秋節的時候,父母讓她帶幾隻大閘蟹送領導和同事,張倩二話沒說,帶上20隻大閘蟹回到市區。分螃蟹時,張倩才意識到了麻煩。這20隻螃蟹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她的上麵有3個領導,每個領導都送的話,平均每人7隻不到,煮起來隻有一小盤。要是隻送一個領導,又顯得厚此薄彼……
張倩猶豫了一個晚上。第二天,這些螃蟹漸漸體力不支了。張倩一狠心,幹脆不送了,晚上叫了幾個小姐妹,端出電磁爐把它們全部煮著吃了……
一提起送禮,可能有人就會想到“俗”、“拍馬屁”之類的詞彙。事實上,當你生日時,意外收到同事為你精心準備的小禮物,你會覺得俗嗎?在一個良好的職場人際關係中,送禮是加強感情溝通的手段,這與送禮者的人品沒有衝突。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在《紅樓夢》中,有這麼一副對聯。如何處理好“世事”與“人情”,這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在《紅樓夢》第三十一回,就有一個關於送禮的經典案例。話說史湘雲來到賈府小住,之前,她已經派下人送了幾個絳紋石的戒指給林黛玉等人,這次,她又親自帶了四個戒指來送給丫鬟。林黛玉就說了:為什麼不一起送來。史湘雲說,送給小姐們的禮物,下人送進來後,一看就知道是送給誰的。但是,送給丫鬟的,還要告訴下人這個丫鬟那個丫鬟的名字,記錯了就麻煩了。所以,她親自帶來。
這絳紋石的戒指也不算什麼厚禮,隻能算是個挺別致的小禮物。史湘雲的技術含量體現在她的送禮對象,她把這四個戒指送給了襲人、鴛鴦、金釧兒、平兒。襲人是寶玉屋裏的“臨時女主人”,鴛鴦是賈母房中的“行動小秘書”,金釧兒是王夫人身邊的“貼身副手”,平兒是鳳姐辦公室的“特級助理”。這四個丫鬟的主子是榮國府權力體係的塔尖人物。這一回中史湘雲送禮,並不代表她有意拉攏這幾個當家人,隻是表現她除了天真之外,也有通曉人情世故的曆練。
年底要不要給上司送禮?如果要送的話,該送什麼樣的禮物?禮物送到家裏還是送到單位?這一連串的問題,每一個都足以讓初涉職場的人焦慮不已。
“送禮物的目的在於聯絡感情,我們從不送貴重的禮物。”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浙師大管理工程係的洪愛明先生說。他認為,送禮主要針對客戶,上下級與同事之間一般沒必要在逢年過節的時候送禮。“送禮重的是禮,而不是物。 比如聖誕節,給客戶送幾個包裝精美的蘋果,寓意平平安安,這份禮物既溫馨又沒有負擔。”洪愛明說,他所在的公司給外地客戶送禮,送的都是金華土特產,價格不貴,但都是用心挑選的。
送禮的時間很重要,如果平白無故拎兩盒禮物到上司家,不僅很唐突,而且對方可能會懷疑你送禮的動機,這樣就違背了表達心意的目的,這也是逢年過節送禮密集的原因,有了這些節日當“馬甲”,就會少幾分尷尬,多幾分真誠。
根據送禮的對象不同,事先了解對方的喜好才能送對禮。因為送禮是為了讓對方高興,而不是自己高興。盡量選擇包裝精致的禮物,禮物的內容最好是健康、積極的,送之前首先要撕掉價格標簽。在送營養品、化妝品時,應看清保質期。
一般情況下,應該避免送雞鴨魚肉蝦之類的生鮮食物,這些東西很難保鮮,如果一時間沒有送到會變質。此外,諸如領帶、腰帶、女士服裝以及內衣券之類的東西,不適合在異性職場人士之間互贈,否則會給人曖昧的聯想。
求人送禮不能臨時抱佛腳,最好是逢年過節,或在對方過生日時,或在對方生病時,送去禮物,這樣就名正言順,讓對方無法拒絕,自己的目的也容易達到。
求人送禮,不能盲目魯莽,以禮壓人,一定要了解對方的興趣,有的放矢,巧妙安排,對方易於接受禮物,辦事也就十拿九穩了。
如今商品社會中,“利”和“禮”是連在一起的,往往是“利”、“禮”相關,先“禮”後“利”,有“禮”才有“利”,這已成了商務公關的一般規則。
禮品饋送是企業、合作夥伴以及客戶維係良好關係的潤滑劑,相對於其他公關手段,禮品饋送具有明確的指向性和不錯的回報率,因此企業每年用於禮品饋送的費用,往往在全年公關預算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