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晉、齊小的國家,如魯,也有顯族。魯的顯族,是季孫氏、孟孫氏和叔孫氏。他們都是從公族分裂出來的。公元前562年,三家瓜分了公室的土地和勞動力,實際上把魯國分成了三國。公室成了空架子,靠三家的貢納維持。
吳,建都在現在的江蘇省蘇州市。吳是周的同姓國,後來附屬於楚。公元前584年,吳從晉人,學得了射法、禦法和戰車陣法,加強了武裝力量,並跟北方國家開始了往來。吳、楚的關係也開始有了變化。吳王闔閭任用伍子胥為謀主,孫武為將軍,於公元前506年,大舉攻楚,五戰五勝,進駐楚的郢(今湖北省江陵縣)都。楚昭王奔隨,幾乎亡國。後來因秦出兵援楚,吳國貴族發生內訌,越又乘機攻吳,吳軍退走。
越,建都在今浙江省紹興市。越在楚的幫助下很快地發展起來。越王勾踐戰敗吳軍,闔閭受傷而死。闔閭死後,其子夫差繼位,立誌報仇。公元前494年,吳打敗越王勾踐,把越置於屬國的地位。越王勾踐在卑身事吳的掩護下,做了複國的充分準備。公元前482年,乘夫差北上會諸侯的時機,越攻入吳都。公元前473年,越滅吳。
吳王夫差在勝越後,在黃池(今河南省封丘縣)會諸侯,跟晉爭霸。越王勾踐滅吳後,也北上會諸侯,號稱霸主。吳、越北上,表明當時南北地區間聯係的加強,但它們的稱霸,已是春秋時期爭霸的尾聲,遠不像晉、楚爭霸影響之大了。
春秋時代的諸侯國,“邦域”以外還有他們的勢力範圍。周初號稱1800國,到了春秋時代僅餘148國,其中比較大的隻有齊、晉、楚、秦、魯、曹、鄭、宋、衛、燕、陳、蔡、吳、越14國,最大者則為齊、晉、秦、楚4國。
先講西周末年,關中地區因受戰爭、災荒的破壞,以及當時尖銳、複雜的階級矛盾,東遷後的王室實力大為削弱。
晉文侯和鄭武公幫助平王遷都洛邑,作為左右的卿士,掌握了王室的政治大權。鄭武公的兒子莊公,繼續作為周室卿士時,竟然打起了“以王命討不庭”的旗幟,並聯合齊、魯,攻打宋、衛,製服了陳、蔡,打敗了北戎,一統了王室的大權。此時,平王欲立虢公為卿士,企圖加以牽製。鄭莊公不滿,而為此埋怨平王。平王緩和之,表示對鄭莊公的信任,便和鄭國交換太子為質,此為“周鄭交質”。平王死後,桓王將使虢公執政,剝奪鄭伯的權力,鄭伯不滿,派祭足率師在夏季麥熟時“取溫之麥”(周地,今河南溫縣),秋季又“取成周之禾”。桓王終於罷了鄭伯,鄭伯因而不朝,桓王遂率陳、蔡、衛三國之師伐鄭,卻被鄭國打敗,“射王中肩”。這一仗不僅打敗了王師,更重要的是使周天子的威風掃地,“受天有大命”“匍有(敷右)四方”的牌子也被打掉了。這時的周“王室之尊,與諸侯無異”。
周製,規定天子要定期考察諸侯政績;諸侯定期朝見天子,彙報作為,然後天子要重新宣布諸侯的爵位,這是王權的重要標誌。可是,這時的諸侯已不再服從“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的規定,向王室述職納貢,相反的倒是天子對諸侯聘問起來。那時,由於周王室失去了進職貢納的收入,經濟上貧困到不得不向諸侯國去“求賻”“求車”“求金”,所謂“天子不私求財”的尊嚴也就全無,周王室開始要“飯”了。
春秋初年,晉內亂,楚勢力又顧不到中原,洛邑以東的諸侯以宋、衛、齊、魯、陳、蔡、鄭為強。鄭國除作周卿士、挾天子令諸侯外,還有在諸侯國中比較好的經濟、政治狀況,因此拉開了以鄭國為首,列國爭雄的序幕。
鄭、宋相近,又勢均力敵,鄭在莊公時代,采取了遠交齊、魯,而近攻宋、衛的策略。宋也常常聯合衛、陳、蔡,敵對鄭,但多為鄭所敗。鄭在幾次勝利中,聲威大振,齊、魯兩國也就服從了鄭,宋歸服不久,衛也講和。於是,鄭莊公成了春秋初年的霸主。
正當各國畏服鄭的時候,魯桓公十一年(公元前701年)鄭莊公死去,內亂生起,鄭因此而衰。莊公的太子忽,是鄧國女鄧曼所生;莊公又娶宋國雍氏女雍姑,生一個兒子叫突。莊公死後,莊公太子忽即位,是為昭公。然而,雍氏在宋貴族中很有勢力,就把祭仲(即祭足)誘騙到宋,逼他立公子突,否則就要殺死他。祭仲為保命,隻能依從。公子突回國即位,是為厲公。昭公逃往衛。厲公即位後,宋人逼討賄賂很急,宋、鄭間的關係,日趨惡劣,幾乎打拚。當時的魯從中調停,未果,就約與鄭國會盟,在武父,聯兵伐宋。第二年,鄭又與紀、魯聯合,與宋、齊、衛、燕4國開戰,結果4國大敗。宋國不服,又聯合了齊、蔡、衛、陳伐鄭,焚了鄭的渠門,直進大街,又侵擾了鄭的東郊,奪取了牛首(今河南許遠縣東北),鄭寡不敵眾,敗北。
鄭在敗弱之際,內部矛盾再起。鄭厲公為祭仲擁立,政事被他把持,厲公由此不滿,準備派祭仲的女婿雍糾在郊外設宴時殺死他。雍糾不慎將消息透露給妻子雍姬,雍姬就問母親說:“父與夫孰親?”其母回答說:“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雍姬聽罷,便把消息暗示其父,於是雍糾被祭仲殺掉了。
鄭厲公見事機已泄,逃往蔡,昭公回國複位。先前被鄭所滅的許,也乘機複了國。不久,厲公又引動鄭南郊的櫟邑(今河南禹縣)人民殺其守將檀伯,而占其地,與鄭昭公對峙。魯莊公十四年(公元前680年),在外流亡18年的鄭厲公複位時,齊桓公已經上台6年,形勢大變,加之內亂一直困擾著鄭,無暇外顧。鄭莊公所開創的優勢,終於喪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