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徐可李也可,無可無不可(2 / 3)

如此忠臣良將,那就賜姓李吧!

這樣徐世勣就搖身一變變成了李世勣,而他的父親徐蓋也變成了李蓋,別人是兒子跟著父親姓,他家卻是父親跟著兒子姓!

從此,李世勣就成為大唐王朝的一員戰將,曆經高祖、太宗、高宗三朝不倒,成為大唐曆史上的奇跡。

在這期間,他也曾經有戰敗被迫投降的時候(投降竇建德),也曾有過猝不及防丟盔卸甲的時候(被劉黑闥打得隻剩一人一馬),但是他都挺過來了,成為李唐王朝最信任的戰將之一。

在唐太宗的貞觀年間,他跟名將李靖一起出征突厥,最終讓突厥頡利可汗最終無路可走,終於被唐軍擒獲,猖獗一時的東突厥被滅國。

在唐高宗時代,他利用高麗國內發生內亂,率軍攻克高麗都城平壤,最終將高麗滅國,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三代皇帝想做而沒有做成的事,在李勣手上實現了。

在唐太宗貞觀年間,太宗李世民曾不無驕傲的對眾臣說,隋朝靠修築長城防範突厥,而我隻把李世勣放在並州防範突厥,結果十六年烽煙不起,李世勣就是朕之長城。

國之長城,由此得名。

“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地常數”,李世勣深知這個道理,因此在立功的同時小心翼翼,在堅持原則的同時也保持著處世的圓滑。

他的老領導李密伏誅後,他經皇帝李淵同意後,為李密收屍厚葬,並披麻戴孝。

他的老兄弟單雄信伏誅時,他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煮熟後喂給單雄信吃,以此表達兄弟同死之心,而在單雄信身後,他又奉養了單雄信的妻子和孩子。

既堅持原則,又有處世的圓滑,既贏得了有情有義的聲名,又保持了對李唐王朝的忠誠。

貞觀十七年,太宗李世民將有功於唐的忠臣良將畫像淩煙閣,總共二十四人,李世勣名列其中;唐高宗李治即位,重新畫像淩煙閣,當時的大臣之中,唯有長孫無忌和李世勣享此殊榮;武則天從昭儀升位皇後,長孫無忌等重臣被貶出京城,最後客死他鄉,而李世勣卻依然位列高位,恩寵不減。

曆經高祖、太宗、高宗三朝恩寵不減的,唯此一人。

其實,李世勣之所以能夠恩寵不減,歸根結底還在於他有一雙洞察世態的眼睛,在伴君如伴虎的氛圍下,這雙眼睛尤為重要。

唐太宗執政末期,太宗李世民開始尋找托孤重臣,在鎖定大舅哥長孫無忌後,李世勣是他的重點考察對象,在這期間,李世勣受到的恩寵別人無法比。

李世勣患病,需要一例藥引子:胡須灰,這時李世民剪下自己的胡須,燒成了灰,用來給李世勣配藥,李世勣無言,唯有叩頭謝恩,一直叩出了血。

李世勣與李世民閑聊,李世民說,我現在正在尋找托孤的大臣,在我看來,隻有你了,李世勣聞言,兩眼含淚,無法表達自己的情感,生生把自己的指頭咬出了血。

李世勣參加宮廷宴席喝高了,躺在席上沉睡,李世民解下自己的黃袍輕輕給他蓋上,此“黃袍加身”比趙匡胤的“黃袍加身”早數百年!

恩寵至此,一般人都容易模糊雙眼,而李世勣保持著清醒,他知道自己的地位,也知道自己的本分。

很快考驗來了,貞觀二十三年,太宗李世民病重,這時突然有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詔書:將李世勣貶出長安,出任疊州都督。疊州位於今天的甘肅省。

當天晚上,李世勣的家人還在等他回來吃飯,等了許久還沒回來,一問才知道,出差了,去哪?疊州!什麼時候回來?不知道!

為什麼李世勣接到詔書連家都不回呢?因為他是個聰明人,他看出了這道詔書背後的殺機。

在貶黜李世勣的同時,李世民對太子李治說,李世勣的能力出眾,而你對他沒有恩寵,恐怕不好使用,我現在把他貶黜,如果他有片刻猶豫,你就殺了他,如果沒有猶豫,你即位後將他召回來重用。

這道詔書是什麼?這道詔書是李世民父子給李世勣出的考試題,試一試李世勣是否是唯皇命是從,試一試李世勣是否將一顆心全獻給了李唐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