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徐可李也可,無可無不可(1 / 3)

除非一公一母!

李勣人生的第一次險情就出現在翟讓和李密的火並之中,當時李密交給翟讓一張弓,這張弓做工非常精良,翟讓愛不釋手,於是李密就說,你不妨張弓試一下!

翟讓依言,用力張了一下弓,他沒有想到,在他張弓的同時,李密的死士也高高的舉起了刀。

別人是摔杯為號,李密改了,張弓為號!

火並開始了,翟讓和他的親信倒在了血泊之中,身為翟讓親信的李勣也沒有躲開,他掙紮著跑了出去,脖子上還是挨了一刀。

正當殺手還要砍第二刀時,有人救下了李勣,李密知道李勣是自己需要的人才,也就放過了李勣,並對他繼續委以重任。

後來,李密在與宇文化及以及王世充的爭鬥中失利,隊伍潰散,不得已投降了李淵建立的唐朝。

此時李勣也跟著投降了唐朝,並以自己的舉動贏得李淵的尊重。

李勣做了一件什麼事呢?他把原本歸屬李密帳下的城池地圖包括戶籍等資料一並呈現給了李淵,並且聲明,這是李密的,不是我李勣的,我隻是替李密轉交而已。

城池地圖以及戶籍對於皇帝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取得這些就能取得最後的統治權,而李勣明明可以把這些功勞歸於自己名下,卻拱手讓給了李密,這讓李淵對他刮目相看。

如此忠臣良將,那就賜姓李吧!

這樣徐世勣就搖身一變變成了李世勣,而他的父親徐蓋也變成了李蓋,別人是兒子跟著父親姓,他家卻是父親跟著兒子姓!

從此,李世勣就成為大唐王朝的一員戰將,曆經高祖、太宗、高宗三朝不倒,成為大唐曆史上的奇跡。

在這期間,他也曾經有戰敗被迫投降的時候(投降竇建德),也曾有過猝不及防丟盔卸甲的時候(被劉黑闥打得隻剩一人一馬),但是他都挺過來了,成為李唐王朝最信任的戰將之一。

在唐太宗的貞觀年間,他跟名將李靖一起出征突厥,最終讓突厥頡利可汗最終無路可走,終於被唐軍擒獲,猖獗一時的東突厥被滅國。

在唐高宗時代,他利用高麗國內發生內亂,率軍攻克高麗都城平壤,最終將高麗滅國,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三代皇帝想做而沒有做成的事,在李勣手上實現了。

在唐太宗貞觀年間,太宗李世民曾不無驕傲的對眾臣說,隋朝靠修築長城防範突厥,而我隻把李世勣放在並州防範突厥,結果十六年烽煙不起,李世勣就是朕之長城。

國之長城,由此得名。

“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地常數”,李世勣深知這個道理,因此在立功的同時小心翼翼,在堅持原則的同時也保持著處世的圓滑。

他的老領導李密伏誅後,他經皇帝李淵同意後,為李密收屍厚葬,並披麻戴孝。

他的老兄弟單雄信伏誅時,他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煮熟後喂給單雄信吃,以此表達兄弟同死之心,而在單雄信身後,他又奉養了單雄信的妻子和孩子。

除非一公一母!

李勣人生的第一次險情就出現在翟讓和李密的火並之中,當時李密交給翟讓一張弓,這張弓做工非常精良,翟讓愛不釋手,於是李密就說,你不妨張弓試一下!

翟讓依言,用力張了一下弓,他沒有想到,在他張弓的同時,李密的死士也高高的舉起了刀。

別人是摔杯為號,李密改了,張弓為號!

火並開始了,翟讓和他的親信倒在了血泊之中,身為翟讓親信的李勣也沒有躲開,他掙紮著跑了出去,脖子上還是挨了一刀。

正當殺手還要砍第二刀時,有人救下了李勣,李密知道李勣是自己需要的人才,也就放過了李勣,並對他繼續委以重任。

後來,李密在與宇文化及以及王世充的爭鬥中失利,隊伍潰散,不得已投降了李淵建立的唐朝。

此時李勣也跟著投降了唐朝,並以自己的舉動贏得李淵的尊重。

李勣做了一件什麼事呢?他把原本歸屬李密帳下的城池地圖包括戶籍等資料一並呈現給了李淵,並且聲明,這是李密的,不是我李勣的,我隻是替李密轉交而已。

城池地圖以及戶籍對於皇帝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取得這些就能取得最後的統治權,而李勣明明可以把這些功勞歸於自己名下,卻拱手讓給了李密,這讓李淵對他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