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堅持問題導向

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每個時代總有屬於它自己的問題,隻有樹立強烈的問題意識,才能實事求是地對待問題,才能找到引領時代進步的路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隻有始終樹立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科學分析問題、深入研究問題、弄清問題性質、找到症結所在,才能不斷有效破解前進中的各種難題,才能開創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麵。

堅持問題導向,要敢於正視問題、善於發現問題。問題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關鍵在敢不敢於正視問題,善不善於發現問題。麵對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要學會在國際國內相互聯係中發現問題,形成既符合世界發展潮流又符合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征的發展戰略;在改革發展實踐中發現問題,結合各地區各部門實際,創造性地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在總結經驗教訓中發現問題,深入思考並及時發現事業進程中的新情況、新苗頭,由此全麵把握矛盾,掌握解決問題的主動。

堅持問題導向,要科學分析問題、深入研究問題。發現問題是前提,能不能正確分析問題更見功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學習掌握事物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不斷強化問題意識,積極麵對和化解前進中遇到的矛盾。”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方法,善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弄清楚哪些是體製機製弊端造成的問題,哪些是工作責任不落實造成的問題,哪些是條件不具備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從繁雜問題中把握事物的規律性,從苗頭問題中發現事物的傾向性,從偶然問題中揭示事物的必然性;善於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麵,注重抓事關全局、事關長遠發展、事關人民福祉的緊要問題,進而明確有效破解問題的主攻方向,帶動全局工作,推進事業全麵發展。

堅持問題導向,要敢於觸及矛盾、長於解決問題。增強問題意識,既要見思想,更要見行動,需要黨員幹部以解決問題為工作導向,瞄著問題去,追著問題走,把化解矛盾、破解難題作為履職盡責的第一要務。對照形勢發展的新要求,抓緊解決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對照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抓緊解決工作中存在的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對照黨章的標準和要求,從習以為常的現象中發現思想作風方麵存在的傾向性、苗頭性、潛在性問題,防患於未然。


四、堅持全麵協調

全麵協調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鮮明特征,反映了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要求。唯物辯證法揭示了物質世界普遍聯係和永恒發展的特性,要求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充分運用辯證方法觀察和處理問題,正確分析矛盾,在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善於處理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係,統籌把握、協調推進,實現最為有利的戰略部署。當前,我國社會各種利益關係十分複雜,要堅持全麵協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麵地而不是片麵地、係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係地而不是單一孤立地觀察事物,準確把握客觀實際,真正掌握規律,妥善處理好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各種重大關係。

堅持全麵協調,要做到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任何工作中,我們既要講兩點論,又要講重點論,沒有主次,不加區別,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和戰略布局,既要注重總體謀劃,又要注重牽住“牛鼻子”。比如,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麵”戰略布局中,既對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作出全麵部署,又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既對全麵深化改革作出頂層設計,又強調突出抓好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既對全麵依法治國作出係統部署,又強調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係、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為總目標和總抓手;既對全麵從嚴治黨提出係列要求,又把黨風廉政建設作為突破口,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四風”問題,著力解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問題。

堅持全麵協調,要講究“十個指頭彈鋼琴”的藝術。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必須在把情況搞清楚的基礎上,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突出重點、帶動全局,有的時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時候又要以小帶大、小中見大,形象地說,就是要十個指頭彈鋼琴。”堅持科學統籌,統籌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及其各個環節統籌好、協調好,通盤考慮各方麵情況和進展,兼顧推進的速度、力度和進度,把握平衡、綜合施策,以達到更好效果。

堅持全麵協調,要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全局觀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幹部要善於觀大勢、謀大事,自覺在大局下想問題、做工作。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麵發展、全麵進步的事業,隻有站在時代前沿和戰略全局的高度觀察、思考和處理問題,從政治上認識和判斷形勢,透過紛繁複雜的表麵現象把握事物的本質和發展的內在規律,才能在解決突出問題中實現戰略突破,在把握戰略全局中推進各項工作。把握全局與服從大局是內在統一的,要擺正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工作在全局中的位置,自覺在大局下行動,不折不扣貫徹落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緊密結合自身實際創造性執行,做到既為一域增光,更為全局添彩。


五、堅持底線思維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堅持底線思維,是做好領導工作的一個重要戰略策略,也是一個很緊要的領導藝術。隻有凡事從最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才能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毛澤東同誌多次說過,不論任何工作,我們都要放在最壞的基礎上來設想,從最壞的可能性來想,來部署。鄧小平同誌強調:“我們要把工作的基點放在出現較大的風險上,準備好對策。這樣,即使出現了大的風險,天也不會塌下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複強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在國際和國內麵臨的矛盾和風險都不少,決不能掉以輕心,“各種風險我們都要防控,但重點要防控那些可能遲滯或中斷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全局性風險,這是我一直強調底線思維的根本含義”。我們要提高底線思維能力,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寧可把形勢想得更複雜一點,把挑戰看得更嚴峻一些,做好應付最壞局麵的思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