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曆史傳說(1 / 2)

神話是原始社會生活的曲折反映,就其本質言,不是毫無根據的想象。隻是越原始的神話,越與原始信仰分不開,難免有荒誕離奇和神秘迷信的一麵。而且神話的創作者並不是有意識地把神話創作作為一種審美活動,他們對自己所講所傳,都自認為神聖而可信,完全是不自覺的藝術創造。傳說有所不同,對於現代人,傳說比神話更貼近生活,即使那些很古老的、從神話演變而成的傳說,較之神話亦有更多的世俗氣息。尤其是階級社會以後的傳說,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神話向傳說的演進,無論從文化素養或藝術水平哪一方麵去衡量,都證明人類已登上一個高一級的層次。即使脫胎於神話的傳說,也比原有的神話更完整,有的還很美。

古代傳說的種類很多,涉及到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麵,從政治曆史、風俗節日及婚喪嫁娶等等幾乎都有不同的傳說。從傳說可以窺見古代人民的世俗人情、生活情趣、道德倫理和對美的自覺追求。

我們曾經提到,商族的遠古祖先是契,而契又是他母親簡狄吞了玄鳥的卵生下的。據說簡狄的丈夫是嚳。傳說亥與恒的父親季死後成為水神。那就是說,從嚳到季究竟傳了多少代,那是很難弄清楚的,因為商人的這些祖先,神話色彩都很濃。古文獻對恒與上甲微的事記載得盡管仍然很簡略,但神話色彩已大大減弱,可靠的史實也越來越多。成湯是上甲微的第六世孫,中經200年左右,終於把夏朝滅亡,建立了殷商,統治黃河流域達600年之久。

有個叫亥(也稱該,古代兩字相通)的王子,相傳是商王室的旁係祖先。他的父親名季。亥繼承了季的基業。當時,商族還不是很強大,隻是夏王朝的諸侯之一,在東方草原上過著遊牧生活。亥很會馴養牛羊,在有易國(即有扈氏族)的河伯(人名,不是黃河水神)家中牧牛,說明商族那時還受製於有易。最初,亥的生活很苦,有時靠吃鳥頭充饑。因為亥在長期畜牧生活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馴養牛有特殊的貢獻。最初牛是野牛,將牛變為家畜使用,是一大進步。

這個曆史傳說的基本梗概見於《天問》,再參考有關的文獻,才算有了完整的輪廓。《天問》用提問的方式揭露了商族統治者是靠欺詐和暴力發跡的,並不像他們自己說的那麼神聖,什麼“天命玄鳥”,什麼“帝立子生商”。自古以來,曆代剝削統治者,都慣於掩蓋他們的罪惡,而美化他們的係譜。直至周、秦、漢無不如此。

夏後啟作為最高統治者,難免淫佚放蕩,而遭後人非議。《墨子·非樂上》從墨家尚苦思想出發,一方麵描繪了啟所組織的“萬舞翼翼,章聞於天”的宏大壯闊的歌舞場麵;一方麵又罵啟貪圖享受,大吃大喝隻知玩樂。

《世本》說:“亥作服牛”,意思是說亥能夠把牛馴服得為生產服役,成為拉車的牛。這在當時是一大發明,引起有易國上層的重視,亥便一躍而為有易國的上賓,住在國君招待嘉賓的官舍裏,還有機會看到宮廷舉行的盾牌舞表演。因為受到很好的款待,亥便變得肌肉豐滿,皮膚細嫩起來。

綿臣殺死亥以後,因恒告密有功,得到綿臣的厚獎。原來綿臣把亥替河伯馴服的牛全沒收了,又不還給牛的主人河伯,而給了恒。恒就這樣帶著一群牛回到自己的國家,其中有的是種牛。

亥與恒是商人的祖先。他們的事跡主要保存在和《天問》。前者見於《大荒東經》與《海內北經》;後者從“該秉季德”始,共有24句,都是關於他們的事,因為《天問》有問無答,很難解。今結合起來,綜合譯述,使讀者朋友們從商王朝的發家史,便能得到引人深思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