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趨勢深入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在這種趨勢下,民族的、本土的優秀文化傳統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與此同時,也麵臨著因國家和民族發展水平的弱勢而被邊緣化、逐漸衰落甚至消亡的危險。這些年國內國外、網上網下出現一些否定中華文化、歪曲中國曆史的言論和作品,對傳統文化典籍極度漠視或肆意詆毀,這些曆史虛無主義文化現象反映的是缺少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文藝領域不時出現一些戲說曆史、褻瀆經典的亂象,有的“以洋為尊”、“以洋為美”、“唯洋是從”,把作品在國外的獲獎過分誇大,跟在別人後麵亦步亦趨、東施效顰,熱衷於“去曆史化”、“去中國化”。這些現象和不良創作傾向,無論是對文藝的繁榮進步還是對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都是十分有害的。事實上,文明沒有高低、優劣之分。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無是處的文明,每一種文明都是獨特的。在文明問題上,生搬硬套、削足適履不僅是不可取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完全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絕對是沒有前途的。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魏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是中國文藝的“根”和“魂”。中華民族經過千百年淘洗,形成了博大精深、底蘊深厚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沉澱而成的智慧、氣韻、神采,留下了洋洋大觀、輝煌燦爛的文藝經典,為當代文藝提供了汲取豐富營養的巨大寶庫。中國文藝要獲取更加綿長深厚的發展動力,要在世界各民族文化軟實力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形成獨具魅力的精神標識,必須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自豪地禮敬中華優秀傳統,堅定不移地在創作中貫注中華文化的強健血脈,講好中國故事、表達中國價值、傳承中華文化。隔斷中華文化這個“根源”,逃離於此,尋求旁門左道,中國當代文藝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就會像大海中的一葉扁舟,隨波逐流、難以行遠。

當代文藝要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思想道德精髓。中華民族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和形成了獨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規範,有崇仁愛、重民本、守誠信、講辯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正揚善、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傳統美德。這些思想理念和道德規範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在修齊治平、尊時守位、知常達變、開物成務、建功立業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有別於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體現著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在生產生活中形成和傳承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其中最核心的內容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形成了中國人獨特的價值取向和思維習慣。國外不少有識之士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為不同國家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為人類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趨勢深入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在這種趨勢下,民族的、本土的優秀文化傳統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與此同時,也麵臨著因國家和民族發展水平的弱勢而被邊緣化、逐漸衰落甚至消亡的危險。這些年國內國外、網上網下出現一些否定中華文化、歪曲中國曆史的言論和作品,對傳統文化典籍極度漠視或肆意詆毀,這些曆史虛無主義文化現象反映的是缺少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文藝領域不時出現一些戲說曆史、褻瀆經典的亂象,有的“以洋為尊”、“以洋為美”、“唯洋是從”,把作品在國外的獲獎過分誇大,跟在別人後麵亦步亦趨、東施效顰,熱衷於“去曆史化”、“去中國化”。這些現象和不良創作傾向,無論是對文藝的繁榮進步還是對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都是十分有害的。事實上,文明沒有高低、優劣之分。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無是處的文明,每一種文明都是獨特的。在文明問題上,生搬硬套、削足適履不僅是不可取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完全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絕對是沒有前途的。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魏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是中國文藝的“根”和“魂”。中華民族經過千百年淘洗,形成了博大精深、底蘊深厚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沉澱而成的智慧、氣韻、神采,留下了洋洋大觀、輝煌燦爛的文藝經典,為當代文藝提供了汲取豐富營養的巨大寶庫。中國文藝要獲取更加綿長深厚的發展動力,要在世界各民族文化軟實力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形成獨具魅力的精神標識,必須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自豪地禮敬中華優秀傳統,堅定不移地在創作中貫注中華文化的強健血脈,講好中國故事、表達中國價值、傳承中華文化。隔斷中華文化這個“根源”,逃離於此,尋求旁門左道,中國當代文藝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就會像大海中的一葉扁舟,隨波逐流、難以行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