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小品牌的勝利(2 / 3)

我“咚咚咚”一口氣跑到樓上經理辦公室,找王經理投訴,王經理隨著我一口氣“咚咚咚”跑到樓下營業大廳,對董小姐說:“去找,貨到了怎麼會找不到,你們知道不知道,這貨都是給廠方付了款的!”

我陪董小姐來到倉庫提貨,我給倉庫保管送了一包香煙,倉庫保管終於在堆積如山的貨品中找到了我的梅花貨。

蒙古族商場的小家電櫃上,梅花牌眾多款式的電飯鍋、電炒鍋、食物加工機……終於上櫃了。

有顧客來買貨了,卻沒有標價,我問董小姐:“咋回事?”

董小姐說:“我也沒辦法,物價員不給作價。”

我又“呼哧呼哧”直上十樓經理辦公室找王經理投訴,王經理又跟著我“咚咚咚”跑下一樓營業大廳,對董小姐發脾氣:“咋搞的,貨上了櫃沒價錢!”

我又陪著董小姐去找物價員,物價員是位動一動身子都懶得動的那一類肥姐。我衝肥姐點頭哈腰,還答應她晚上我老邰請客。梅花商品終於逐一掛上了價簽。

我鬆了口氣,又來小家電櫃討好董小姐了。董小姐見了我,杏眼一立,狠狠地挖了我一眼,扭過頭,一甩長發說:“哼,有點事你就去找經理打小報告,陰一套陽一套!”

我痛心疾首:“董小姐您可千萬別誤會。”

董小姐不理我,我像失戀了一樣可憐兮兮。

一對青年夫婦來了,男的問:“小姐,消毒櫃哪個牌子好?”

董小姐仍為我推薦:“梅花的!”

女的抻了抻男人不太合體的西裝,對男的說:“買套好點兒的西裝吧,西裝哪個牌子好?”

董小姐順口而出:“梅花的!”

女的詫異:“西裝也有梅花牌?”

董小姐猛醒:“啊,對不起!是我說錯了。”

青年夫婦走了,董小姐伸了下舌頭。我笑逐顏開:“董小姐,我代表我們梅花廠老板感謝您!”

董小姐狠狠地瞪我:“都怪你,天天來這吹牛,我這張嘴巴為你長了。”

我不失時機地討好:“下了班請您去對麵大酒店吃飯!”

董小姐拒絕:“不去不去不去!”

物價員肥姐四平八穩地走來了說:“請我們去打保齡球,按進價給你賣了好幾台呢!”

我這時才發現價格標錯了——按進價標了!我比商場營業員還緊張:“趕緊改過來呀!”

肥姐一副懶散的樣子:“快下班了,明天再換吧,反正也不要你負責。”

我比商場員工還要維護商場利益:“不行不行——那怎麼行呢。”我從董小姐的手上抽出圓珠筆給梅花產品每個價簽兒上的零售單價後邊都加上一筆:“X20%(加價率)”。

晚上我請董小姐、物價員肥姐和其他幾家大商場的營業員去打保齡球。我打保齡球與他們不一樣,盡管當時是高興取樂隨意弄出的滑稽相,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使我與他們的關係更加親密無間。她們打保齡球都是規範的動作,舉球,瞄準,跑上三步,甩球——“咚!”我是反其道而行之:舉球,瞄準,向後轉,倒退一、二、三,朝後甩球——“咚!”十球九偏。每輪到我打球就笑得他們前仰後合,尤其是董小姐,笑出了眼淚……

從這天起直到我離開內蒙古,這家內蒙古最大的城市中最大的百貨商場小家電櫃出現了這樣的奇觀:顧客買鍋必買“梅花”鍋,買微波爐必買“梅花”牌,因為顧客已經無從選擇,商場外邊的大樓上是“梅花”的廣告條幅;進了大門,衝你微笑的迎賓小姐腳下站著的是巨型的“梅花電飯鍋”、“梅花微波爐”;進了商場大廳,是“梅花”醒目的大燈箱廣告;到櫃台上,貨架上陳列的是“梅花”,顧客眼皮底下的櫃台上也是“梅花”;向營業員谘詢哪個品牌的好,營業員們異口同聲地為我做廣告:“梅花的好,用梅花鍋煮飯特好吃,陳年老米也能煮出新米香。”

櫃台上我的貨賣光了,倉庫及時上貨;我的競爭對手櫃台上沒貨了,倉庫有意拖著不給上。包頭百貨大樓,由商場營業員賣貨的小家電櫃上,我推銷的電飯鍋、微波爐賣得風起雲湧,而對麵由廠家聘請促銷員賣貨的格蘭仕專櫃冷冷清清,堂堂格蘭仕竟然賣不過我的小品牌——當然,這是1998年的故事。

商場經理對我說:“你看,我們商場的上上下下、無論批發還是零售的營業員們的嘴巴都為你推銷員邰勇夫長了!”

深夜,我精疲力竭地回到賓館,服務員告訴我:“你房間裏又加了一個人,也是搞業務的,是一家叫什麼‘尼泊爾’的片區經理。”我走入房間時,“尼泊爾”經理正在用隨身攜帶的手提電腦網上漫遊。我主動打招呼,“你好,尼泊爾!”

“尼泊爾”抬起頭,真是冤家路窄,正是那位曾在天天商廈拍戚經理馬屁說我梅花電水瓶像打雷像放炮的那位浙江推銷員。

“尼泊爾”忘了我對他當初是多麼忌恨,張口就是:“我操!‘梅花’。內蒙古從東到西,到處是你的梅花牌,到處是你的廣告條幅,到處可見你與商場的人打得火熱,你東奔西走連軸轉,你那些做法,敝人實在不敢恭維!”說話間,他係上領帶,披上西裝,風度十足地在房間裏來回踱著步子,向我發表著高論:“你那些做法過時了,現在是網絡營銷、品牌營銷、派力營銷、整合營銷、遊戲營銷、媒體營銷、差異營銷、全員營銷,關係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