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鐵飯碗”啟示錄(1 / 2)

在株洲下了火車,我緊張得沒敢先回家,先去市人事局轉了一圈,然後硬著頭皮去找幫過我忙的市工業局羅局長。人事局的一位幹部嚇我說:“與你一樣的先前有一個,這邊調出了,那邊又不要了,現在這個人還在社會上遊蕩,成了無業遊民。”唉!那個時候就是愚蠢,自以為聰明的我也是豬腦殼,若幹年後,那個時候的無業遊民很多成了大老板,那個時候抱著個鐵飯碗自鳴得意的,後來紛紛下崗……後來的事實證明:做公務員也好做遊走江湖的小商販也好,做老板也好做打工仔也好,唯有不斷學習,不斷創新才是鐵飯碗,否則即使是鐵飯碗也會被氧化被鏽蝕最後爛掉。

我回到家,迎接我的是女兒小詩詩。小詩詩正和鄰居家的小孩玩耍,見了我像小燕子似的一路喊著朝我跑來:“爸爸!爸爸!”

我抱起小詩詩,小詩詩高了,重了,會說了很多話,而且說得很清楚了。我親了親小詩詩,問:“媽媽呢?”

“媽媽在外婆家打麻將。”

“去叫你媽媽回來。”

小詩詩一路跑著高呼:“媽媽,媽媽,爸爸回來嘍,爸爸回來嘍。”

嶽父嶽母家現在就在斜對麵了。我臨上海南之前調的房子,很近,隻幾步路。吳春芳牽著小詩詩過來了,見我把行李都帶回來了,便問:“怎麼回事,沒去海南報到?”

“出了個麻煩,檔案給退回來了。”

“這不是兩頭落空嗎?看你這回怎麼辦!”

那會天還熱,我洗過澡,推出自行車,說:“走,先去我爸媽家!”我後邊載著吳春芳,前邊載著小詩詩,沿著那條不知和春芳慪了多少次氣的近路穩穩地騎著自行車。我不無感慨地說:“春芳,我有個想法。”

“什麼想法?”

“人家說友誼能夠使人相互提高,我覺得……”

小詩詩打斷了我的話:“爸爸、爸爸,那是什麼?”小詩詩指著小路旁菜田裏木架子上吊著的苦瓜。

“那是苦瓜。”

“噢,苦瓜,那個呢?”

“那叫扁豆。”

“扁豆,那個呢?”

我正要回答,小詩詩連連擺手:“爸爸,你別說,你別說,我想起來了,那是茄子,那是油菜,那是竹子,那是……那是樹,是綠顏色的柏樹……”

春芳問:“剛才你說什麼了?”

“我覺得婚姻,更能夠使人相互提高,我不知道你怎麼樣,我是覺得結婚這三年來,我學會了很多。”

“說說,都學會了什麼?”

“學會了騎車載人,再也不會挺寬闊的馬路偏偏與唯一的一塊小石頭過不去,非從上邊碾過去不可。”

吳春芳在背後笑了,笑出了眼淚,“還有呢?”

“還有學會了買菜,學會了討價還價,現在我到市場可不是見了菜就買了,我都是先圍著市場轉幾圈,做一番市場調查,然後根據質量、價格,擇優錄取,還要講講價錢,他說兩元,我說一元五吧,他說一元五,我就說一元,最後他講不行,那我就走人,看他怎麼反應,也許他會主動叫住你:‘行行,一元就一元吧!’如果他不吱聲,走兩步再回來,算了,就買你的菜了!怎麼樣?”

吳春芳第一次表揚起我了:“有進步,還有什麼提高?”

“多了,關鍵是學會了生活。我爸媽他們樓上住著位老教授,學問雖高,可是不會生活。那年他買了隻煺了毛的光雞,特意跑到我家借了砂鍋,請教我媽如何燉。他回去把雞放進砂鍋,遵照我媽告訴他的要放多少水,放多少佐料,蓋上蓋子,燉來燉去,他覺得奇怪:‘別人燉雞是越燉越香,我燉雞怎麼越燉越臭呢?’他跑下來問我媽,我媽上去揭開鍋蓋一看,你說怎麼回事?——雞沒開膛,連腸帶肚子帶雞屎一塊燉上了!”

吳春芳笑了一陣說:“那老教授怎麼那麼沒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