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5章 天堂城杭州之謎(1 / 1)

杭州是浙江的省會,在錢塘江下遊,大運河南端,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因為有明媚秀麗的西湖,而被譽為“人間天堂”。曆代名人對它都有很高的評價。白居易讚賞它:“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鬆排山麵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蘇東坡對它的美,打了個巧妙的比喻:“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意大利人馬可·波羅,現代名人朱德、陳毅、郭沫若等也都曾賦詩盛讚西湖的美。

這些都是從自然風景歌頌它的,而杭州的曆史,確也悠久。據考古發現的良渚文化證明,早在四千多年前,杭州一帶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到三千年前的商末周初,這裏屬於“揚州之域”。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杭州設縣治,稱錢唐縣。秦始皇於公元前210年到過這裏。現在寶石山下還有秦始皇係纜石;錢塘江北岸的秦望山,相傳是秦始皇登臨眺望的地方。唐代以“唐”為國號,始加“土”旁,為錢塘。但杭州這名字則在隋代就有了。從五代十國的吳越王錢在杭州建立國都,曆時72年。他曾在鳳凰山下築“子城”,在外圍築“羅城”,周圍70裏。他還修築了長達百餘裏的錢塘江海堤,用以減輕潮患,發展海運,這項工程不僅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起了積極作用,而且使杭州繁榮昌盛,成為我國東南人文薈萃之地。

宋室南渡,又在杭州建都,曆時150多年。作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杭州進一步得到發展,越顯繁華。

蘇東坡曾寫詩描述它:“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

飛來峰又名靈鷲峰,向有“武林第一峰”之稱,相傳是印度僧人慧理到杭州時發現的,他看到此峰怪石嶙峋,風景絕異,大為驚異,說:“此乃中天竺國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以飛來?”當時人們不信有此奇事,慧理為證實此事,指出:“此蜂一向有黑、白二猿在洞中修行,必相隨至此。”說完,就在洞口呼喊一聲,果然有黑、白二猿走出。飛來峰和呼猿洞由此得名。

嶽墓和嶽廟是杭州的名勝古跡,始建於南宋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以後曾幾次重建又幾次遭毀,最後一次重建是1923年完成的。在莊嚴的重簷頭門,上懸一塊龍鳳盤繞、黑底鎦金的“嶽王廟”三字豎匾。在大殿正門重簷中間,高懸一塊新製的“心昭天日”巨匾,四個大字,剛勁雄渾,為葉劍英同誌手筆。殿兩壁牆上有明代莆人洪珠所寫“盡忠報國”四個大字,它和天花板上畫著370多隻仙鶴的“百鶴圖”,都是我國曆史上民族英雄嶽飛浩然正氣的象征。在嶽飛座像頂端懸掛的“還我河山”四字巨匾,則表示嶽飛畢生為之奮鬥的目標。數百年來,這四個字成了中華民族無數英雄兒女,為保衛祖國錦繡山河英勇奮鬥,前仆後繼,不怕犧牲的動力。

從庭園過精忠橋,跨過墓闕重門,便到了嶽飛墓園。嶽墓前的望柱上,新刻了前人留傳下來的一副對聯:“正邪自古同冰炭,毀譽於今判偽真。”與此相對,墓闕後麵還有另一副對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麵對嶽飛的,是秦檜等四個奸賊的跪像,遊人走近跪像前,都要吐一口鄙視的唾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