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盜墓者的樂園:樓蘭古墓群的遭遇(1 / 3)

作案時間:新中國成立後

作案地點:羅布泊湖的古樓蘭文化遺址

受害人:古樓蘭人民

作案人:新疆各地的盜墓者

作案後果:古樓蘭遺址遭受嚴重破壞

盜墓性質:民盜

可信程度:有相關報導為證

引子:樓蘭古跡的發現

羅布泊,不僅因曾水波浩蕩上千平方公裏,而且因孕育了上千年的樓蘭文明而著稱於世。如今湖水退盡的羅布泊已是一片廣無人煙的荒漠,曾經璀璨的文明隻是留下許多神秘的遺跡等待後人去解讀。羅布泊4000年前的土著人:世界上分布最靠東方的印歐人種集群的行蹤、在史書中來去無痕的樓蘭,一切都還掩藏在寂寞無聲的古跡中。

樓蘭是公元前後活躍在中國境內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是埋在沙漠中的西域36國之一。2000多年前,這個國家突然消失了。

1901年斯坦因走進過尼雅,這是被沙漠埋沒1600年之後走進的第一個人,斯坦因覺得尼雅的主人像是剛剛離去。而露出沙子的尼雅已經蕩然無存了,塔克拉瑪幹沙漠刀斧般的風沙早已蕩盡了一切。他用手輕輕拂去沙子,突然朽敗不堪的木柱發生了神奇的變化,美麗曼妙的雕刻花紋顯露出來,斯坦因不禁發出一聲驚歎:是古希臘文化影響下的犍陀羅風格雕刻品!

100多年前,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發現樓蘭古城遺址,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令人遺憾的是,經過千年等待,樓蘭古城等來的不是人們對它的高度保護,隻是越來越多的盜墓者手中的鋤頭。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樓蘭和它所創造的文明一消失就是1500年。尤其是那個3800年前的白種“樓蘭美女”及巨大的太陽型墓地古墓溝的發現,將人們對初發現樓蘭的驚喜引向深深的疑問:樓蘭文明從何而來?樓蘭的白種人從何而來又消散到了何處?一係列的未解之謎隻有等待樓蘭的更多的發現,但盜墓的洗劫之後還會留下什麼?

猖獗的盜墓人

塔克拉瑪幹沙漠周邊的綠洲裏,流傳著許多沙漠裏埋有珍寶的故事。比如沙漠中有一座古城,裏麵滿是金銀,但如果有人撿了金子,就會突然刮起黑風暴,或者遭受無數野貓的襲擊。還會有幽靈叫著拿了金子的人的名字,引他走向沙漠深處。

這種神秘恐怖的傳說曾經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讓人保持對沙漠中古城古墓的敬畏,但當有人拿著現金,等著收文物的時候,對金錢的渴望就戰勝了恐懼。羅布泊地區因為生態環境惡劣、缺乏生存條件而成為無人區。因此國家對它的保護相對少一些,因為惡劣的環境是一道天然屏障。但是盜墓人卻恰恰利用了這一點,可以放心大膽地肆意挖掘,科考隊途經的每處遺址,都有盜墓者光顧後留下的痕跡。

1998年3月5日,在樓蘭,一個專業的盜墓團夥被破獲。團夥的首領名叫阿布力孜·克裏木,39歲,維吾爾族,烏魯木齊經營珠寶古幣的個體戶。為了能找到更好的文物,他糾集了有盜竊前科的梁誌剛等3人,買來新疆曆史、文物、考古的專著研讀,購買了汽車,找了向導、司機,大家分工明確,目標就是樓蘭。

那天他們開著買來的吉普駛向目的地,白色吉普像一隻羚羊在新疆羅布泊地區的荒野上跳躍前進著。東南方遙遠的地方,就是著名的樓蘭古城,大漠長風在戈壁上雕刻出無數的溝溝壑壑,是所有探險者都驚懼的迷魂陣。這裏是汽車的禁區,但阿布力孜·克裏木已經在這個地區奔波了幾天了,眼看就要接近樓蘭古城,死也要見到東西。

車上還坐著庫爾班·加瑪力,這個人多年在此盜取石油等物資,是個活地圖,自稱“羅布泊的野駱駝都認識我”。在沙漠裏盜墓的人有野狼一樣出沒荒野的本領和嗅覺。阿布力孜的汽車在一個高20多米的雅丹台地上停了下來。這塊台地很平坦,鋪滿礫石。幾個人下了車開始挖起來。此案告破後,在此進行現場調查的新疆考古所副所長張玉忠感歎他們的厲害:“真想不通他們是怎麼找到古墓的”。這塊雅丹台地和所有的台地一模一樣,古墓沒有任何標誌。

挖不多深出現了一個紅柳枝、蘆葦稈和碗口粗的胡楊木搭的一個蓋子。“有戲!”幾個人一陣狂喜,加快了速度。掀開蓋子,羅布泊的陽光像一柄利劍刺進漆黑的墓穴,一股陰氣“唰”地衝上來。一座完好地保存了2000年的古墓就這樣出現在盜墓者的眼前。幾個人推讓起來,誰也不願下去,最後他們殺了一隻鴿子扔進墓穴,用鴿子的熱血衝邪氣,才安下心來。

一塊彩繪的地毯鋪滿墓穴,地毯已經有些朽爛,但還能看出是一隻威猛的獅子形象。掀去地毯,一道亮麗的光放射出來,瞬間照亮了羅布泊的黃昏。“那口棺材太漂亮了,太漂亮了。”案發後阿布力孜這樣描述盜墓那天看到的彩棺,他除了漂亮不會用別的詞。

彩棺的木頭碴子都是白的。年代當屬漢晉,棺木通體用紅、白、黑繪花,並以菱形將棺木連成一個整體。它的獅紋毛毯帶有明顯的西方文化色彩。棺木是東方式的,兩頭繪有漢民族象征日月的朱雀和玄武。樓蘭地區出土的幹屍,大多以毛氈裹屍,從未見過這麼華麗的棺材。阿布力孜撬開棺材,一具棕色頭發的高大的男屍睡在裏麵,他真的像睡著了一樣,眼睫毛站著像一排小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