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妥當便進廚房吃晚飯。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飯桌靠牆一邊點著昏暗的煤油燈,通電前的山裏人對這種光亮度倒是很習慣,對於早已習慣了城市生活的唐嘉木來說卻要稍微適應一下,不過當初畢竟也是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適應起來並不費事。

飯桌前一家人其樂融融,話題主要集中在唐嘉木和妹妹唐穎的學習情況上。

父親唐慶國首先發問:“阿木,這回期末考試還順利吧?”

“考完後跟同學對了答案,感覺還可以,前五名應該沒問題。”唐嘉木“回憶”道。

他從小學到中學都是第一名,他知道這次也不會例外。

“嗯…俗話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也不一定非要一直第一名,能保持前五就好了,關鍵要活學活用。”隻有高小學曆還是跳級的唐慶國說起來好像自己也是個學霸一樣。

旁邊母親李秀英邊給倆孩子夾菜邊附和道:“是啊,讀書不要太累了,要注意休息。”

別人家的父母都是天天念叨孩子讀書不努力,從小就愛學習的唐嘉木兄妹倆卻時常讓父母叮囑讀書別太累。

“知道了,上學哪有你們在家幹活累啊,阿爹阿媽你們也別太辛苦了。”唐嘉木答應著。

看著懂事的兒子,唐慶國反開起了玩笑:“那確實是,讀書可能還沒有種田的十分之一辛苦。不好好讀書以後回來種田種地你怕是連牛都不會使喚。”

轉而又道:“好好學,將來考上大學,我和你媽砸鍋賣鐵賣房子都要供你。我當年要是有條件,現在也是大學生了,哈哈…”

李秀英朝他翻了個白眼:“是是是,要是有條件你現在都當大官了!”

唐嘉木和唐穎被逗得哈哈直樂,唐慶國卻不服氣:“先不說當不當大官,至少也是知識分子,端金飯碗,吃公糧。當年我初小一年級因為成績好直接跳到三年級,後來交不起學費退學,第二年老師覺得可惜來家裏動員,你爺爺又把我送去直接讀四年級,四年級後又跳班到高小六年級…再後來家裏實在湊不出學費才沒上初中…”

唐嘉木看著父親,心裏挺不是滋味。雖然父親學曆低,但是喜歡看書,無論什麼書見到就撿來看,平時沒什麼時間看,便養成了睡前看一會兒書的習慣。

加上他寫得一手好字,打算盤算賬也很溜,包產到戶之前還在大隊裏當過文書。正因為從小家裏有這麼一個小小的“讀書氛圍”,並且父母都希望唐嘉木兄妹倆好好讀書以後走出大山,沒少給他們在思想上灌輸讀書的好處,所以兄妹倆喜歡上學,也格外努力。

……

飯菜很樸素,一家人卻吃得格外的香。

吃完飯收拾妥當,父母還要做一些活計:父親拉石磨磨玉米,篩出玉米碎蒸飯吃,剩餘的玉米麵粉用來摻合著豬草喂年豬——隻有每年過年前要宰殺的年豬才有這樣的待遇,從年初開始改善夥食催肥。母親則要在昏暗的火光下挑揀茶葉,分出質量等級來。

唐穎從屋裏拿出一筐水果遞給唐嘉木:“哥你吃這個,我們比你們先放假,我都吃好幾天了。”

唐嘉木接過水果筐,裏麵紅紅花花的,主要是幾種桃子和梨。

唐穎去跟母親一起揀茶葉,唐嘉木邊吃梨邊在屋裏踱步,儼然一個小大人。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他這個年紀的山裏孩子,無論是在上初中的還是早早輟學回家的,在家裏都算是半個大人了,在家裏幹活和重要決策上都要肩負一定的責任,尤其唐嘉木還是長子。

他看著一貧如洗的家,心中暗暗下了決心:既然老天給了他重活一次的機會,那麼他一定要抓住機會,改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