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陳其美與中部同盟會(2)(1 / 1)

4、陳其美與中部同盟會

說到同盟會和武昌方麵的關係,就當時指揮序列,在首義之前,湖北負奔走之責者尹呈輔在《參與辛亥武昌首義之回憶》中明確說道:“在首義之前,就我所知,上級者,以居正先生為中心;中級者,以孫武、張振武、蔣翊武三位先生為中心。如果喜歡本小說,請推薦給您的朋友,記住我們的網址www.jlgcyy.com” 1907年3月,章太炎、陶成章與中山先生鬧矛盾,進而引發光複會的成立。而中山先生將精力移到南疆,連續發動武裝起義,實施連續的對專製的劇烈撞擊,僅在1907年夏至1908年5月,即於邊疆地區發動六次起義。

1911年元旦剛過,香港同盟會譚人鳳來武漢與孫武、胡瑛等商討起義發難地點。胡瑛認為,湖北受限製太多,敵人調兵,朝發夕至,難做持久抵抗。譚人鳳則主張廣州首先發難,湖北響應。唯孫武力主在武昌發難。他認為,武昌新軍集中,內部發動成效顯著,為首義打下了穩固的基礎;以兵力論,發難非從武昌入手不可。蓋以武昌自張之洞督鄂以來,工業發達,且為水陸交通樞紐,一旦義旗展開,全省百姓均可為我所用。

文學社成立後,大批新軍下級軍官以及士兵參加進來,軍隊變化呼之欲出。趙聲、宋教仁、陳英士、譚人鳳商議成立中部同盟會,以為實占地利。“長江者,襟帶全國,控製中部,而武漢據長江上遊,四戰之地,上海為之咽喉,一旦有事,則足以震撼南北,為兵家所必爭。”

黃花崗起義失敗後,長江流域進入陳其美等人的視野,企望在以武漢為中心的兩湖地區發難。清廷早已留意陳其美的動向,於是陳氏和朋友談革命方略,就以歌伎所在的堂子為掩護。有一次他和張奚若躺在姑娘的床上秘語,姑娘當然不在屋裏。1911年新年過後,大量的武器要運到內地,接洽事宜都在堂子。“陳英士有一個聽差,穿得很好,人很強壯,管包紮裝運軍火。其法,是拆開一套新的洋式沙發,將手槍藏在彈簧中間,然後將沙發仔細縫好,看起來天衣無縫,決不會知道其中有武器。”黃花崗起義,黃興、趙聲招他到港,可是船行遲緩,到廣州已是事發的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