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類作品主要表現在作家在遵循曆史真實的基礎上,比較重視形象思維,他們充分發揮想象的空間,在不違背曆史真實的前提下,虛構一些人物和事件。如在長篇曆史小說的創作中普遍被人看好的二月河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以及姚雪垠的《李自成》,楊書案的《孔子》、《老子》、《莊子》等,就屬於此一類。如二月河的《雍正皇帝》一書中,作家為追求更完美的藝術真實,虛構了鄔思道、李衛、田文鏡等人的一些經曆與事件。這三個人,曆史上確有其人其事,但他們在小說中的作為和發揮的作用,和史實有很大的區別。如鄔思道有記載說,此人本是田文鏡的幕客,但小說中寫他是雍正帝的第一謀臣,為雍正帝奪嫡起了關鍵的作用。再如田文鏡這個人物,本是監生出身,但小說中寫他是“捐納”而得的功名,一直為人不齒。再如李衛,也是雍正帝的寵臣,他本來是捐資為兵部員外郎的,但小說寫他是雍正帝做阿哥時辦差收留的孤兒。姚雪垠的《李自成》中,有不少批評家認為主人公李自成藝術形象的塑造上,藝術加工的成分多了一些。這正如作家自己所言:“曆史小說是曆史科學與小說藝術的有機結合,作家努力追求的不是曆史著作,而是藝術成果,即曆史小說。”另一個作家楊書案多年來致力於曆史小說的寫作,成就斐然,計有十餘部作品問世,他的作品,如《炎黃》、《孔子》、《老子》、《莊子》等,距今時代久遠,史料很少,作家在這裏的著力點就放在主人公精神世界的揭示和文化氛圍的營造上,沒有拘泥於曆史具象的揭櫫。
還有一類曆史小說,想象豐富,故事曲折,或根據史料的記載鋪陳演義,或根據傳說補綴加工,作家在想象中重構曆史,傳達主觀意象。這一類作品,有些自稱為“演義”,有些自稱為“新曆史小說”。在某種程度上來看,他們已經離開了曆史的規定性,史實已經成了作家筆下的背景和寄托主觀願望的載體。如《宋朝的故事》、《武則天》,大多都是作家根據當代生活的情感體驗,來表現一千多年前的性格悲劇和愛情悲劇的,因此,作品中的曆史和曆史人物呈現出較大的隨意性。
曆史小說創作的誤區
曆史小說越來越受到作家的重視,越來越受到讀者的喜愛,這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曆史小說創作中的一些現象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有人稱曆史小說的創作在處理曆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關係上已經走進了誤區。
曆史小說,顧名思義,必須是曆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事件,其主要形象必須是曾經活躍在曆史中的人物,但是現在有些所謂標榜“重構曆史”的“新曆史小說”,史料的意義僅僅體現在年代和背景之上,作家可以隨心所欲地進入“曆史”。他們視曆史為奴婢,頤指氣使,從容地加以支配。如《風流才子紀曉嵐》寫紀曉嵐在乾隆帝麵前的弄臣形象。他陪同乾隆帝下江南,一路遊玩,一路行俠,一路風流,完全是一個才子加浪子的形象。而實際上紀曉嵐是《四庫全書》的總編纂,雖愛說俏皮話,長於撰對聯,但畢竟是一位學識豐厚的士子,不會是《風流才子紀曉嵐》等書和影視劇中的那種形象。也有人指出,這種曆史小說充其量隻能稱之為“戲說”,從嚴格的意義上來界定,它們隻能算是“故事新編”。目前,這種“戲說”之風在影視劇中成為一時尚,其消解曆史的影響不可低估。如果說,這些“曆史小說”追求趣味性和娛樂性無可厚非的話,但有些小說隨意編造,對所表現的一定的曆史階段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包括哲學、宗教、體育、建築、習俗、禮儀、教育等缺少研究,率而成章,結果作品中出現了一些違背曆史常識的謬誤。如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由女作家唐敏所著的有關描寫李清照的長篇小說《紅瘦》,有人指出,小說中寫李清照為父親李格非繡一個腳踏火球的麒麟的煙荷包,並有所謂的“旱煙”,是違背曆史常識的。實際上,中國的煙草是從明朝才從國外傳入。在《紅瘦》中,還有王維談“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情節,也是缺少文學常識的失誤。“詩中有畫”的評價最早見於蘇軾的《書摩詰藍田煙雨圖》,而在《紅瘦》中卻成了李清照的觀點了。
第二類作品主要表現在作家在遵循曆史真實的基礎上,比較重視形象思維,他們充分發揮想象的空間,在不違背曆史真實的前提下,虛構一些人物和事件。如在長篇曆史小說的創作中普遍被人看好的二月河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以及姚雪垠的《李自成》,楊書案的《孔子》、《老子》、《莊子》等,就屬於此一類。如二月河的《雍正皇帝》一書中,作家為追求更完美的藝術真實,虛構了鄔思道、李衛、田文鏡等人的一些經曆與事件。這三個人,曆史上確有其人其事,但他們在小說中的作為和發揮的作用,和史實有很大的區別。如鄔思道有記載說,此人本是田文鏡的幕客,但小說中寫他是雍正帝的第一謀臣,為雍正帝奪嫡起了關鍵的作用。再如田文鏡這個人物,本是監生出身,但小說中寫他是“捐納”而得的功名,一直為人不齒。再如李衛,也是雍正帝的寵臣,他本來是捐資為兵部員外郎的,但小說寫他是雍正帝做阿哥時辦差收留的孤兒。姚雪垠的《李自成》中,有不少批評家認為主人公李自成藝術形象的塑造上,藝術加工的成分多了一些。這正如作家自己所言:“曆史小說是曆史科學與小說藝術的有機結合,作家努力追求的不是曆史著作,而是藝術成果,即曆史小說。”另一個作家楊書案多年來致力於曆史小說的寫作,成就斐然,計有十餘部作品問世,他的作品,如《炎黃》、《孔子》、《老子》、《莊子》等,距今時代久遠,史料很少,作家在這裏的著力點就放在主人公精神世界的揭示和文化氛圍的營造上,沒有拘泥於曆史具象的揭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