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母親巧妙激勵,偏科兒子保送上北大(2 / 3)

母親以為兒子能聽進自己的話,沒想到他還是不以為然。無奈之下,她把以前製定的目標搬出來激勵兒子:“兒子,隻要你能保證在數學成績領先的情況下,各科成績均衡提高到一定水平,你就可以上以理科見長的初高中學校,乃至大學。這樣,你的數學特長也能得到很好的發展,學習的過程也很輕鬆。否則,你就要像其他同學那樣,做到每門功課都拔尖,然後一級級地往上考。這兩者之間,你看如何選擇?”

小成當然選擇前者。為了能考上以理科見長的學校,他果真開始用心學習其他學科。母親擔心兒子其他學科成績跟不上,就這樣規定和安排:補習數學,可以繼續少動筆或不動筆,以節省時間;但補習語文和英語,必須動筆,還要腳踏實地地練習和背記,並接受檢驗。

在母親的督導下,小成的各科成績都有了很大的提高。2002年夏,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一所以理科見長的重點初中學校。小成如願以償,並實現了母親製定的第一個目標,母子倆皆大歡喜。特別是母親,因為經過她的努力,兒子不僅實現了目標,還矯正了偏科的毛病。

兒子自大又輕狂,母親激勵他考上重點高中

小成上了初中後,接觸到了曆史知識,開始對曆史讀物愛不釋手。漸漸地,他喜歡上了很多曆史人物,心中也產生了英雄情結,培養了個人主義。在他看來,那些聲名顯赫的曆史人物都是天才,都有某方麵的特長,所以才高人一等。加上個人的努力,他們最終成為名家。

同那些曆史人物比起來,小成覺得自己有數學方麵的天賦,隻要勤於鑽研和思考,將來肯定也能成名。他經常為自己的這個觀點和想法沾沾自喜,母親覺得他很自大,個人主義太強,甚至有些空想,便給他潑冷水:“曆史和現實有差距,要想實現理想,唯一可行的就是腳踏實地。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小成卻自大地說:“我就是我,我一定能行!”母親聽後很是憂慮,更讓她憂慮的是,兒子又像往常那樣,不愛動筆做題,學習也不再用功。麵對繁瑣的一道題,他甚至連草稿都不打。初中課業要比小學緊張得多,也難得多,兒子怎能用這種自滿的態度對待學習呢?

但經過仔細觀察,母親發現,兒子做題不用功,是因為他沉迷於思考的過程。比如,一道題本可以在10分鍾內解答完畢,他非要花上半個小時的時間,思考這道題的其他解答方法,以及類似題目的解答方法。兒子的做法雖讓常人有些難以理解,但母親覺得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學習精神。於是,她經常給兒子找過去做過的題,讓兒子更換角度思考解題方法,或者給兒子出題做。在母親的支持鼓勵下,小成沉迷解題方法到了癡狂的程度,他甚至邊吃飯邊思考。待難題被一一破解後,他不是哈哈大笑一聲,就是自言自語地說:“我解出這道題了!”

兒子對數學的癡狂,讓母親看到了希望:這孩子確實是塊學習數學的料,而且興致還那麼高漲,那就繼續讓他在數學王國翱翔吧。其他學科隻要穩中有升,也不必強求他。這時,她希望兒子實現第二個目標:考上以理科見長的重點高中,繼續發揮數學方麵的優勢。她認為兒子能實現這個目標,因為這個目標對兒子來說是適度的。

小成的理想是當數學家,豪氣萬丈的他,怎會把這個目標放在眼裏?他毫不在意地說:“我當然能考上重點高中,這是最起碼的。如果連這個目標也實現不了,那我就太失敗了!”小成表現出的驕傲輕狂,讓母親感到擔心,但她欣賞兒子的誌氣。

小成沉迷數學的表現,也引起了學校老師的注意。經過一次次測試,老師覺得他在數學方麵特別有潛力,甚至超過全校最優秀的學生。小成上初二時,學校推選初三以上的優秀學生參加上海市數學競賽。這是一場含金量很高的數學競賽,作為數學尖子,小成被破例推選。

第一次參加全市組織的數學競賽,小成很激動。母親對他說:“重在參與,不要在乎結果。”然而,小成看重的就是結果,他很自大地說:“我這次參加比賽,就想拿一等獎。”母親覺得兒子過於自大和功利,便開導他說:“能拿一等獎當然好,但參加比賽的學生都是強手,何況你隻是個初二學生,很多題型你沒見過。兒子,你已經相當優秀了,不必那麼好強,如果目標製定得不切實際,結果就會令人失望!”

聽了母親的話,小成的心態平和了許多。那次競賽,他獲得了三等獎。結果與目標雖然存在差距,但小成卻深刻體會到了母親那番話的含義:製定目標要切合實際,否則結果就會令人失望。通過這次競賽,他還徹底明白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己以前的觀點和想法確實有些盲目自大,自己和那些強手比起來,還有很大的差距。該怎麼彌補這種差距呢?小成想到了母親以前對自己的告誡:腳踏實地,勤奮努力。因為通往天才的路,沒有捷徑,隻有靠勤奮。

大徹大悟之後,小成不僅在數學上奮起直上,在其他科目上也付出了一定的努力,綜合成績明顯提高,名次排在全班前10名左右。初三時,他再次被學校推選參加上海市數學競賽。這次競賽對每個參賽者來說都至關重要,因為獲獎學生將有機會被學校推舉免試上重點高中即“推優”,所以參賽的同學都鉚足了勁。小成也做足了準備,但在母親的開導下,他不再那麼功利了。這次比賽,他輕鬆獲得了一等獎,成績名列上海市第二。小成為學校爭得了榮譽,全校師生都為他感到驕傲。

小成高興極了。更讓他感到高興的是,他有資格被“推優”。上重點高中,這是小成對自己的最低要求,也是最起碼的目標,如今輕而易舉地實現了,他不禁輕狂起來,又不像以往那樣勤奮了。母親怎麼勸告,他都無所謂。

2005年初夏,正當小成翹首期盼“推優”通知時,他卻意外落選了!原來,學校當年“推優”的名額隻有4個,學校計算學生成績的辦法是,初中時期數學競賽獲獎的累計得分。小成的總成績排在第五名,他遺憾落選。小成哪能接受這樣的事實?他覺得學校待他不公,便趴在床上委屈地哭了很久,還把自己關在房間裏,誰也不見。

母親也替兒子鳴不平,但弄清了事情的原因後,她便開導兒子說:“這是學校的規定,人人都得遵守,你不必難過。我覺得學校是按規定辦事,並沒有待你不公。兒子,換位思考一下吧,如果學校把名額給了你,別的有資格被‘推優’的同學就會落選,人家會怎麼想?這對人家來說,是不是也不公平呢?”

兒子一直低頭不語,母親接著勸他:“兒子,把這件事情忘了吧。其實你真的具備‘推優’資格,隻是學校名額有限,但這並不能說明什麼。現在距中考還有一段時間,好好準備中考,你一定能考上重點高中!”

誰知,小成聽後情緒格外激動:“我為學校爭取了那麼高的榮譽,他們憑什麼那樣對待我?我不管他們是什麼規定,反正我不服!”兒子依然那麼狂傲,母親決定將他一軍:“你不服又能怎樣呢?不服你就參加中考,憑真本事考上重點高中,讓別人看看呀!隻要考上了重點高中,別人都服你,這樣不好嗎?”

聽了這話,兒子再也不吭聲了。雖然他對落選的事還是耿耿於懷,但他明白:不參加中考,又能怎樣呢?於是,他把所有的不滿壓在心底,決定通過最後一段時間的衝刺,給自己爭口氣。決心雖大,但小成的精神狀態卻很不好,因此他的複習效果也不太理想。

母親很是擔憂,為了給兒子減壓,她決定放棄為兒子製定的第二個目標:考重點高中。但兒子覺得若是這樣就太失敗了,更加失落。見此情景,母親沒再催兒子複習參加中考的事,而是在空閑時間帶他外出散心,盡量排遣他的失落情緒。

小成覺得母親用心良苦,便向她保證:“媽,我一定會好好複習,努力考上重點高中。”母親卻說:“兒子,不必強求自己,隻要努力了就問心無愧。普通高中怎麼了?難道普通高中就不能培養數學天才嗎?”

母親這樣豁達,小成也就放了心。那年中考,在精神狀態不佳、心理起伏跌宕的情況下,他的成績剛剛過了重點高中錄取線,並被一所重點高中學校錄取。這所高中學校是一所以理科見長的重點高中,小成終於如願以償,也實現了母親製定的目標,但每次回想這個過程,他都不禁為自己捏把汗:真的好懸啊!我若再一味狂傲和賭氣,聽不進母親的開導和告誡,肯定考不上重點高中。那樣的話,我就真的太失敗了!

狂傲小子接連遭遇挫折,母親激勵他獲得國際冠軍上了高中後,小成對自己充滿了信心。第一次上奧數課時,老師為同學們出了一道題。這道題是上屆國際奧數競賽的試題,但不少參賽者都沒能做出來,包括國際奧數冠軍。老師公布答案後,讓同學們思考:這道題為什麼要這樣解。他以為同學們需要思考很長時間,沒想到小成立刻就提出了另一個解題方法。這個方法非同一般,老師和所有的同學都感到震驚。從此,老師對小成刮目相看,每遇到難解的題,他總找小成探討,小成的內心也格外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