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目標,逼孩子就範,也不失為一種辦法,但不能蠻幹,要讓他們看到未來的收獲和回報。隻有以“利”相誘,孩子才會有興趣在父母的逼迫下就範,從而沿著良性的軌道成長。
2008年4月,鄭州高三學生小婧,被美國5所著名大學爭相錄取。這都是父親“逼迫”的結果,她對此卻從容不迫,且成績令人矚目。她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她的父親又是如何“逼迫”她的?
知其易為而為之,父親逼女兒自強自立
小婧出生在鄭州市一個普通工薪階層家庭。父親多才多藝,吹拉彈唱和演講,樣樣都不含糊。小婧從小就受到了父親的感染,父親每次給別人講故事時,她都會豎起耳朵仔細聽。
兩歲大的一天晚上,小婧央求父親說:“爸爸,您給我講一個故事吧。”父親剛幹完家務活,顯得很疲倦,便推辭道:“爸爸累了,女兒給爸爸講一個故事好不好?”小婧很聽話,她蹲在地上一邊擺弄著玩具,一邊將前幾天父親講的一則故事,斷斷續續地重複了一遍。雖然聲音很稚嫩,發音也不夠準確,但她基本上表達出了故事的意思。父親眼前一亮,他覺得女兒的記憶力很好,表達能力也很強,便興致勃勃地對妻子說:“我一定要把女兒培養成演講家。”妻子聽後白了他一眼說:“哪有女孩子當演講家的?長大了還是讓她好好學習吧。”父親說:“發現女兒有這方麵的特長就要培養她,否則就誤了她。”
產生了這個想法之後,父親就買了一些童話故事書,一字一句地教女兒讀。但小婧對識字不太感興趣,父親引導她說:“爸爸想聽你講故事,你要是能講出來就太有出息啦!”在父親的循循善誘下,小婧這才練習識字。初戰告捷,父親又給女兒規定了任務:一篇故事必須在當天之內會讀,三天之內會背,並且要講出來給爸爸媽媽聽。若能完成任務,就帶她去玩滑梯;若不能完成任務,就不讓她出門。就這樣一誘一逼,既使小婧產生了動力,又對她產生了壓力。結果,在父親規定的時間之內,小婧圓滿地完成了任務。父親非常高興地誇獎她說:“女兒真行!但你的語速還不夠均勻,發音也不夠準確。”父親一邊肯定女兒的成績,一邊指出她存在的問題,小婧慢慢地進步了。
就這樣,在父親的“威逼利誘”和督導下,小婧不僅膽量越來越大,而且自信心也越來越強。與此同時,她還學會了唱歌、彈琴,從而成了眾所周知的“小藝人”。由於小婧的演講水平越來越高,名氣越來越大,所以她6歲時就被鄭州電視台和鄭州經濟廣播電台聘為少兒欄目特約演員。
第一次走進鄭州電視台演播室錄製節目,工作人員特別擔心她會緊張,但小婧出場時表現得非常大方而自信,她拿著話筒講了一段令現場觀眾捧腹的笑話。節目結束後,父親豎起了大拇指對她說:“你是最棒的孩子!”小婧聽後很受鼓舞。
此時,父親意識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女兒的才藝、膽量和自信心雖有長進,但她的獨立自強性同樣需要培養,否則她將來就很難立足於社會。從此,他就在這方麵刻意鍛煉小婧。
1995年9月,小婧上小學報名那天,父親冷冷地對她說:“你拿著錢自己去報名吧!”隨後,他將報名的詳細步驟告訴了女兒。小婧感到極為無助和委屈,她傷心地哭了。母親也覺得父親做得太過分,她抱起小婧就往學校走。但她尚未跨出門,卻被父親喝住了:“你回來!就讓她自己去!你不這樣鍛煉她,以後遇到什麼事她都會依賴你!”母親怒氣衝衝地說:“有你這樣當父親的嗎?心比石頭還硬!”父親將她拉到一邊悄聲說:“沒事,學校離家也不遠,我自有分寸。”看著父母都無動於衷地站在那裏,小婧一邊傷心地哭,一邊絕望地往學校走。小婧走後不久,父親就悄悄地尾隨在她的身後。小婧走到學校後,看見校門口圍滿了人。雖然她很茫然,但她卻牢牢記住了父親交代給她的報名步驟,結果順利地報了名。小婧所做的這一切,都被躲在暗處的父親看得一清二楚。回到家後,他表揚女兒:“你今天表現得真不錯!以後無論是學習還是做事,都要依靠自己。”小婧聽後,很受鼓舞。
小婧進入小學後,父母就從未接送過她。1996年6月的一天,小婧放學後獨自往家裏走。這時,天空突然下起了暴雨。眼看其他同學都被父母接走了,小婧便衝進路邊的一個電話亭,打電話哭求父親接她。沒想到父親卻厲聲喝道:“哭什麼呀?你不會找一個安全的地方躲一會兒?雨停了之後,再找個好走的路線回來吧。”說完,父親就掛斷了電話。小婧顯得特別無助,但她猛然覺得父親剛才的話就是提示,就躲在電話亭避雨。
半個小時後,暴雨漸漸地變成了小雨,小婧這才走出電話亭,並找那些積水較淺的地方走。走著走著,她腳下一滑便摔倒在水坑裏。瞬間,她的衣服被浸透了,還被嗆了一口水。這時,父親就遠遠地跟在她的身後,他真想衝過去將女兒扶起來,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靜觀其變。小婧迅速從水坑裏爬起來後,一跌一撞地回到了家。回到家,母親埋怨父親說:“我以為你接她去了呢,沒想到你眼看著她掉進水坑卻不管!”父親卻說:“這算什麼呀?女兒不是回來了嗎,說明她遇到的困難不算困難。再說,明知道她能克服這個困難,若不逼她迎難而上,她就很難獨立自強!”
在父親的培養鍛煉下,小婧真正做到了自強:在學校,她各科成績都遙遙領先,連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在家裏,她家務活幹得樣樣出色,是母親的好幫手。女兒如此優秀,父親堅定了一個想法:不遺餘力,培養女兒讀北大或清華等國內一流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