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父親三次把脈,女兒走進美國頂尖名校(2 / 3)

小孫為學校爭得了榮譽,老師經常把她掛在嘴邊表揚。漸漸地,她真的認為自己學習成績是全班最好的,便把自己看得很重,從而忽視了與同學們的交流,使得同學們對她敬而遠之。不僅如此,她還覺得國內的英語課程設置過於簡單,學習進度很慢,便不耐煩地對父親說:“爸爸,我還是想到美國讀書,那裏的英語學習環境非常好,在國內什麼也學不到……”聽女兒說美國這也好那也好,父親心情有些沉重。他覺得女兒有些浮躁,便和她耐心地溝通,可女兒堅決要求到美國讀書。父親生氣了,便問女兒:“在國內學英語怎麼了?難道國內就不能學英語嗎?原來把你帶到美國讀書,是想讓你得到鍛煉,沒想到回國後你變得這麼浮躁,我不同意你去美國!”

小孫沒想到父親是這副態度,她賭氣說:“你不同意我去美國讀書,高考時我一定選擇美國學校,我要到那裏去讀大學!”父親覺得女兒誌向遠大,本應進行一番鼓勵,但為了戒掉女兒身上浮躁的毛病,他給女兒潑了一盆冷水:“你以為你現在學習成績好,將來就一定能考上美國大學?你以為考上美國大學就能改變你的一生?告訴你,僅憑高分,既不能確保你考上美國大學,也不能決定你的一生!我不希望你是一個學習的機器,我希望你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

小孫沒把父親的話當回事,她甚至跟父親較起勁來:埋頭攻讀英語,決定在初二時考托福。她想:老爸不是斷言我沒有能力考上美國大學嗎?我偏要考一個托福成績給他看看。為此,她沒少下苦功,每天清晨五點多鍾,她就早早地起床背記英語單詞,晚上還要熬到深夜。見女兒如此安靜地刻苦學習,父親打心眼裏高興。誰知,在初二下半學期的一天,女兒神秘地遞給他一張成績單,那上麵是女兒的托福考試成績,分數高達643分!

父親頓時驚呆了,他沒想到女兒竟然背著他偷偷地去考托福。他更沒想到,一個隻有初中二年級水平的學生,竟能考出這樣的托福成績。因為當時的托福成績滿分是677分,而哈佛大學錄取線僅為600分,所以小孫考了643分,確實是個了不起的奇跡!這回,輪到小孫自豪了,她得意地問父親:“怎麼樣,老爸?我的托福成績這麼好,考美國大學應該沒有問題吧?”

父親聽後,立即明白了女兒前段時間刻苦學習英語的意圖!他本想好好誇獎女兒幾句,但想到女兒如此得意,便把剛才的驚喜強壓在心底,麵帶慍色地說:“孩子,你這樣讓我很擔心。我擔心你學習目的太明確,會急功近利;我擔心你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學習上,會忽視了周圍的一切,從而失去了很多快樂和朋友。說心裏話,我一點兒不擔心你的學習成績,也不反對你考美國大學,但美國大學並非一味要求學生的成績,而是要求學生綜合素質高,並有廣泛而良好的社會活動記錄,這些你都具備嗎?”

小孫被問住了,她低頭不語,父親趁熱打鐵地向她舉例:“有一些學生,很想到美國上大學,便一個勁兒地埋頭苦學,學習成績倒是無可挑剔,但因為綜合素質不高,社會活動能力不強,結果都被美國大學拒之門外。回過頭來,他們隻好重新選擇國內的大學,這樣既浪費了精力和時間,對自信心也是個極大的打擊,實在得不償失。”

小孫聽後這才擔憂起來,因為此前她很少參加社會活動。雖然她也多才多藝,但若這樣孤僻下去,肯定不會受到美國大學青睞。為改變這種現狀,小孫開始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如義務勞動、開音樂會、下棋比賽、遊泳比賽等。因為玩得不亦樂乎,初三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時,小孫的成績略有下降。

著著成績單,父親不解地問:“你原來的成績那麼好,現在是怎麼搞的?”小孫有些委屈地說:“老爸,您不會因為我沒考好而要批評我吧?我可是聽您的話,在努力提高綜合素質啊。您不是不擔心我的學習成績嗎?我也不擔心,我覺得中學時光很寶貴,我應該充分地去享受和利用,而不是被書山題海占用!”父親聽後裂開嘴笑了,他覺得女兒已徹底戒掉了身上的浮躁毛病……

迷茫時樹愛心,女兒征服11所美國名校

上了高一後,小孫的課業猛然增加了不少,她無奈地陷入書山題海之中,但她還是踴躍參加各項活動。不久,學校任命她擔任學校社團聯合會幹部,負責學校的社團活動組織工作。工作和學習任務一下子加大了,小孫有些不堪重負。很多同學勸她說:“現在大家都在積極備戰高考,組織社團活動很浪費時間,你還是推掉這項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吧。”

小孫覺得同學們的話有理,想依此照辦,可父親對她說:“學習再緊張,也不要放棄這項工作。因為組織開展社團活動,不僅能鍛煉你的組織領導能力,還能提高你的社交活動能力,這是多麼難得的機會啊,為什麼要放棄呢?再說社團活動和學習都是相通的,從活動中得到的經驗,也可以用在學習上啊。”

小孫聽後恍然大悟。可因為她所組織開展的社團活動都與學業有關,漸漸地,不僅同學們感到無趣,就連她自己也感到厭煩。於是,她希望能組織開展一些有意義的社會活動,否則在她看來,高中三年就過得很蒼白。可很長時間過去了,她卻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突破口。麵對學校的催促和學業的重壓,她變得迷茫而苦惱起來。

一天,小孫正在家裏做作業,一位同學打電話問她:“下個星期你準備組織什麼活動啊?”誰知小孫聽後,竟大聲嚷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都快煩死了!”父親知情後,沒有當即責備女兒,而是再一次為她出現的這種“症狀”進行了把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