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ICE業務比較好做,很多單子就不用跑,有很多是主動送上門的。ICE的技術在業界畢竟還是拔尖的。最主要的是當時在中國國內與ICE競爭的大都是國外來的一些品牌,價格差不多,都在技術上火拚,ICE在那個時候處於絕對的優勢。不像最近幾年,華為、中興等國內競爭對手的迅速崛起,讓ICE在價格上毫無優勢可言,甚至在技術上的優勢也逐步削弱,某些領域甚至已落後了。所以,ICE中國的日子不如之前那麼好混了。”對方說,“我當時還算年輕,感到這樣的工作太容易,幾乎每天的日子都是在混,一周去公司一趟,去客戶那裏坐坐就可以了。沒事的時候看看分給自己的ICE股票,當時的ICE股票一路上揚,讓我們的心也都揚上了天,整天暈乎乎的,找不到北。當時感到這樣的工作不夠挑戰自己,便辭職創業了,結果碰了壁,一年後便又灰頭灰臉地去讀研了。不知道現在的ICE怎麼樣?”
何魚點了點頭:“你算是ICE中國區第一批員工了,我們都羨慕你們那一批員工。”
“是啊,和我一起進去的那批員工,目前留在ICE的已經寥寥無幾了。ICE是把劍,雙刃劍,做好了能學到很多東西,也能打撈一把,做不好就把自己給搭進去了。”
“後一句怎麼講?”何魚問,這樣的描述她還是第一次聽說。
“這你們更有體會啊。”
“什麼體會?”
“嗬嗬,把自己搭進去也就是把自己的青春搭進去了。”對方說,“ICE良好的工薪待遇會給人優越感,這些都會慢慢麻痹員工的意識,不僅是ICE,很多外企都是這樣,先用良好的待遇麻痹你,再整出一些企業文化來蠱惑你。所有的這一切,就是讓你拚命地工作,創造最大的價值。”
“這樣不好嗎?”
“這兩年還好一些,一些外企在中國區的中層管理人才向中國人敞開了門,在上幾年,我在ICE的時候,幾乎所有的中層和中層以上的領導都是國外的人。近些年有所轉變,本土化嘛,所以就提拔了一些中國人來管理中國人,但是被提拔選用的也是以台灣人、香港人為主。很多國內的人在外企都不可避免地遇到職業的天花板,在了一定的年齡,想升升不上去,想跳也沒有合適的位置,這時候才發現自己已經把最好的年華和時光貢獻出去了。”
何魚感到對方說的有道理。
“不過,對於女孩子來說,在外企工作還是不錯的。”對方或許是感到在何魚麵前說ICE的種種不是,並不是他來相親的目的,“工作起來相對輕鬆,環境好,待遇好。何小姐在ICE做什麼?”
“做內部控製工作。”
“哦,ICE越來越規範了。嗬嗬,我們那時還沒設立這個部門。”對方說,“內部控製部門可是公司的核心部門啊。你們領導是誰?”
“Julie,不知道你認識不?她也是ICE的老人了。”
“是那個香港女人?之前是做財務的?”
何魚沒想到對方竟然真的知道朱莉,有些意外地說:“真認識啊?”
對方笑了:“這個圈子真是太小了。”
何魚點點頭。
“Julie在當時可是ICE的名人。ICE剛在中國設立辦事處的時候,當時中國區的總裁還不是牛啄印,牛總應該是ICE中國區的第五任總裁,第一任總裁是香港人,來的時候便把Julie一起帶來的,當時她是總裁秘書。不到半年時間,第一任總裁便上調到亞太,Julie留了下來,去做了財務。據說,後來發生了一個搞笑的故事。”對方說到這,停頓了下來,抬手端起茶杯,並不急於喝,似乎在等待何魚的反應。
何魚“哦”一聲,她想對方可能是想說朱莉的那件轟動一時的桃色事件,對此,何魚不想發表什麼意見。
沒想到對方接著說:“後來,第二任總裁沒做出成績,還需要了比較大的信任危機,第一任總裁臨危受命,又負責了中國區,剛要提拔Julie,沒想到Julie自己卻出了一些情況。”
何魚終於明白了朱莉的職場發展軌跡,何魚笑笑問:“什麼情況?”
“你們不知道?”對方有點驚訝。